遗诏

作品数:183被引量:12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田澍张金龙姚念慈马维仁张之佐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国好人的临终鸡汤
《青年博览》2024年第24期40-41,共2页马伯庸 
多年以后,刘禅站在邓艾的大军面前,准会想起那个阅读父亲留给他的遗诏的遥远下午。当年在白帝城永安宫内,刘备已经衰弱到无法执笔,他想发条微信语音,可手机还没发明,只好口授一份遗诏。于是,诸葛亮、李严和刘备的小儿子刘永在旁边恭敬...
关键词:刘备 临终遗言 遗诏 白帝城 
亲族与“浮华” 曹爽集团源起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23期100-107,共8页郭晔旻 
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三国志·曹爽传》。何以托孤魏明帝曹算是魏国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皇帝。但他在世时,可能已经有了曹氏江山易主的隐忧。
关键词:曹爽 支属 遗诏 魏明帝 托孤 三国志 
康熙为何选择胤禛继位?——《繁荣之下的暗流涌动》导读
《读写月报》2024年第25期15-17,共3页
【阅读导引】几百年来都有个传说——雍正是篡位的。这是无稽之谈。2013年,辽宁博物馆公开了《康熙皇帝遗诏》,在遗诏的最后,康熙分别用满、汉、蒙三种语言写下将皇位传于四阿哥胤禛。“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
关键词:康熙皇帝 宗人府 胤禛 辽宁博物馆 遗诏 阅读导引 
纸墨寿于金石——《许宝蘅藏札》中的书法金石笺
《世界文化》2024年第7期I0001-I0004,共4页刘运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宝蘅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1875年生于湖北武昌。许宝蘅是清末举人,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奏章政令等文字,他很早就考取军机章京,负责内廷文书的起草。军机大臣张之洞等因其文笔敏捷,立言得体,...
关键词:光绪三十四年 光绪皇帝 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 张之洞 慈禧太后 中国近现代史 遗诏 
谁增“权”字:宋仁宗继位初年丁谓、王曾政争发覆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顾宏义 
乾兴元年真宗驾崩,在起草“遗诏”时,是否于命刘太后“处分军国事”上增一“权”字,《宋史》两处记载截然相反,《王曾传》称王曾坚持添入“权”字,而《丁谓传》却云是丁谓“增以‘权’字”。据当时诸记载,可知《王曾传》的说法源自王曾...
关键词:宋真宗 刘太后 丁谓 王曾 遗诏 政争 
帝王师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1期24-25,共2页金银台 
这是武成二年的夏四月,长安城草木葳,万物竞发。大周的第二位君王宇文毓突发急症,不治而亡。他临终前竭力留下了遗诏,命他十七岁的弟弟鲁国公宇文继位。于是群臣纷纷拥立,大周迎来了它的第三位主人。崔岳原是宇文毓身边的侍读,在宇文毓...
关键词:宇文毓 侍讲 侍读 遗诏 崔岳 长安城 大周 帝王师 
文本、礼仪与政治秩序:宋代遗诏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文史哲》2023年第2期95-117,167,共24页聂文华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丧葬礼的政治社会史研究”(2019BS01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代国忌研究”(20JD047)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遗诏属仪式化文本,有其固定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对功业、生死的个性化表述,多由翰林学士起草;二是皇位继承人和太后等身份的安排,往往是争议的焦点,太后、嗣皇帝和宰执各有其立场,一般是妥协的结果;三是办理皇帝丧...
关键词:遗诏 仪式文本 礼仪场景 政治秩序 政治文化 
究竟是谁在“深追先帝遗诏”
《学语文》2023年第2期94-96,共3页梅军 
《出师表》是义务教育九年级必读课目,从2001年至今,文中有一处标点经历了两次变化。这样的标点变动,使“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陛下”刘禅在追思先帝遗诏,还是“臣”诸葛亮在追思先帝遗诏?笔者从语境分析和公文写...
关键词:《出师表》 公文 标点 句读 主语 
汉文帝的俭朴
《群言》2023年第4期62-63,共2页陈良 
公元前157年夏天,病重的汉文帝知道自己即将离世,于是向身边人口授遗诏,诏令薄葬,旨在以身作则,纠正当时盛行的厚葬之风。在遗诏中,他指出死亡是自然现象,“厚葬”“重服”有弊无利,强调不以自己的丧事骚扰吏民。天下吏民祭奠三天后就...
关键词:汉文帝 丧服 遗诏 薄葬 吏民 厚葬 婚嫁 自然现象 
遗诏失而复得,皇位疑云重重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5期18-21,共4页田朗 
1清朝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嘉庆帝和他的文武大臣们、皇次子、皇四子抵达承德避暑山庄,他看着这大好河山,心情无比激动。已经60岁的他,不顾舟车劳顿,直接策马奔驰了好几圈。
关键词:承德避暑山庄 嘉庆帝 遗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