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作品数:1589被引量:193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忠军刘大钧梁韦弦廖名春唐纪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郑万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易传》时观溯源被引量:6
《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55-60,共6页郑万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05JJD720010)
本文从"待时而动"、"与时偕行"、"变通趋时"与"时中之义"诸方面,对《易传》时观与《左传》、《国语》及儒家、道家、阴阳家的关系作了粗略考察,认为《易传》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时"提升为一个范畴,并初步建构了一个关于"时观"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易传 时观 思想渊源 
“三陈九卦”章考释被引量:3
《周易研究》2007年第3期22-27,共6页郑万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05JJD720010)。
《易传》以孔子的易学观为指导,吸取《论语》、《孟子》、《左传》、《国语》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及其言说方式,提出“三陈九卦”说,对履、谦、复等九卦反复加以论述,将孔子“观其德义”的思想具体化,要求人们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防止和...
关键词:易传 三陈九卦 观德义 解除忧患 
《易传》忧患意识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93-98,共6页郑万耕 
提倡“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不断进行反省悔悟的思维方式,在《周易》卦爻辞和《诗经》当中,均有所体现;到春秋时期,此种警惕戒惧的观念,也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强调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而战...
关键词:周易 忧患意识 民族精神 
《序卦》晚于《说卦》的一个例证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4期12-14,共3页郑万耕 
自司马迁于《史记·孔子世家》认定:“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扬子云、刘歆、班孟坚诸儒,皆以为《易传》十篇乃孔子所作,并无异论。直到宋欧阳修方提出怀疑,以为《系辞》以下等传非孔...
关键词:序卦 例证 《文言》 《易传》 《系辞》 近代以来 不同意见 《易》 
《易传》价值观念述略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1-5,共5页郑万耕 
在《易传》看来,天地人无不具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天地自然的价值在于生化万物,圣王的价值在于顺天应人,化成天下,贤人君子的价值在于致命遂志,而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保合太和”,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
关键词:价值观念 理论资源 《易传》 
朱伯崑先生的易学观被引量:1
《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113-118,共6页郑万耕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兴起了研究周易文化的热潮,取得了不少可嘻的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如混淆易学同占卜方术的界限;将某些近现代的科技成果与《周易》相比附,对研究易学思维方式对科技的影响不感兴趣,动辄把自已...
关键词:《周易》 易学哲学 周易文化 易学研究 科技思维 思维方式 《易传》 中国哲学 历史主义 理论思维 
《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被引量:4
《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14-20,共7页郑万耕 
哲学,作为一种更高的即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而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又与先前这方面的思想资料具有一定的联系。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躯者传给它。
关键词:易传 辩证思维 对立面 思想资料 发展进程 六十四卦 运动变化 理论思维 阴阳合德 经济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