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哲学

作品数:44被引量:9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振纲陈睿超王长红董春程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中国道教》《现代哲学》《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邵雍的诗歌精神
《南腔北调》2025年第1期53-65,共13页崔波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邵雍易学哲学思想研究”(23BZX030);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邵雍易学思想研究”(2022BZX012)的阶段性成果。
邵雍的《伊川击壤集》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作品。他的诗歌以浅率平直、口语化的语言,把安乐窝实实在在的真实生活原原本本地展示出来,体现了真情、质朴,从自我感受中把乐天知命、安于生活、赞美生活的人生观展现得一览无余。其中蕴含着...
关键词:邵雍 《伊川击壤集》 诗歌精神 易学哲学 
易学哲学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建构
《东岳论丛》2024年第10期50-56,共7页董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周易》象思维的历史源流与现代阐释研究”(项目编号:21BZX077);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易学哲学的建构,首先需要确立其基本问题意识,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为核心话题的《周易》,其基本问题不应围绕如何去认识、探寻“是”“存在”而展开,而要以如何实现“天人合一”为中心。其次,不同的问题意识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周...
关键词:易学哲学 天人合一 象思维 建构方式 
熊十力《乾坤衍》易学哲学的理论创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90-97,共8页李振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老子哲学与先秦道论研究”(20AZX009)。
《乾坤衍》是熊十力晚年代表作之一,自称衰年定论。《乾坤衍》逻辑框架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名《辨伪》,其逻辑重心在“破”,体现了熊十力不囿经学传统而重新塑造孔子、返本开新的学术立场。第二部分名《广义》,其逻辑重心在“立”,即以...
关键词:熊十力 《乾坤衍》 易学哲学 生机整体论 
清中期以来的乾元太极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01-110,共10页谷继明 
《易传》中的乾元与坤元到底是一或二,以及太极与乾元、坤元的关系问题一直伴随着中国易学诠释史和哲学史的发展。清代汉学兴起以后,不少易学家又在汉代易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惠栋以“元”解释太极,反对以“无”来解释...
关键词:乾元 太极 清代汉学 易学哲学 
论姚配中的“元”哲学建构与乾嘉易学哲学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6期38-47,共10页林忠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两宋时期的易学流衍与哲学发展(16JJD720011)。
以姚配中为例,论述了以“元”为核心的乾嘉易学哲学体系建构。姚氏秉承乾嘉学派易学传统,以郑氏易为宗,会通汉易,从“元为万物之元”论及“元为《易》之原”,再到“元为五经之原、周秦百氏之原、《月令》明堂历律之原”,建构起内涵象数...
关键词:姚配中 元哲学 乾嘉易学 语言哲学 
论姚配中的“元”哲学建构与乾嘉易学哲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32-41,共10页林忠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课题:两宋时期的易学流衍与哲学发展(16JJD720011)。
以姚配中为例,论述了以"元"为核心的乾嘉易学哲学体系建构。姚氏秉承乾嘉学派易学传统,以郑氏易为宗,会通汉易,从"元为万物之元"论及"元为《易》之原",再到"元为五经之原、周秦百氏之原、《月令》明堂历律之原",建构起内涵象数、义理的"...
关键词:姚配中 元哲学 乾嘉易学 语言哲学 
论黄宗羲的易学哲学及其学派归属——以《易学象数论》为中心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36-41,共6页李训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14ZDB005);中国博士后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孟子师说》:刘宗周、黄宗羲的孟子学研究”(2016M592626)。
在《易学象数论》中,黄宗羲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即批评汉代以降的象数学并非《周易》经传的原貌,以及批评汉代以降的义理学抹杀了《周易》经传中本有的象数学。黄宗羲并不一概反对象数学,而是主张象数义理合一论。其对取象说和取义说...
关键词:黄宗羲 易学哲学 象数学 图书学 义理学 
范式与方法:当代易学哲学研究方法回顾与反思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20年第3期15-24,共10页董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8M642677);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当前易学哲学研究方法呈现出主体化、多元化的特征,研究内容涉及义理、象数、诠释学多个方面,研究路向呈现出以西方哲学为主体转向回归传统的趋势。论其大体,约有如下四端:第一,引入西方哲学的范畴和方法梳理、整合易学的义理内涵;第二...
关键词:易学哲学 方法论 义理 象数 诠释学 
从惠栋重构汉代象数宇宙图式看清代易学哲学的范式转换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19年第5期108-116,共9页赵晓翠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源研究”(项目编号:19CRCJ06);山东建筑大学校内博士基金项目“易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项目编号:XNBS1827)的阶段性成果
惠栋对乾嘉时期甚至整个清代学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他开启了经学研究的新局面,在由"宋学"向"汉学"以的范式转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易学而言,"汉易"以偏于天道之自然哲学为主要特征,"宋易"以偏于人道之人文哲学为主要特征。本文认...
关键词:惠栋 清代易学 范式转换 
体用互余:论方以智易学哲学的“四分用三”说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18年第4期31-38,共8页廖璨璨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6M59071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7T100586);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
方以智易学哲学中的"四分用三"说是对邵雍先天易学"体四用三"说的继承和发展。他区分了"有体之体"和"无体之体"、"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并基于体用的两层内涵提出"体用互余",强调体用相对待之中有统贯体用的无对待之至体。同时,体用...
关键词:方以智 四分用三  体用 先天后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