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观

作品数:127被引量:18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满团韩东屏雷卿解斌吴宏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瑟哈德里诗集
《红岩》2018年第5期37-44,37,共8页维贾伊·瑟哈德里 远洋 
虚数宇宙毁灭时剩下的那座山不大也不小。大小是比较的分类,还有什么能够与宇宙毁灭时剩下的那座山做比较?意识观察着,并平息了。灵魂爬过碎石堆。灵魂.像负一的平方根,是一种有其用途的不可能。
关键词:诗集 意识观 平方根 毁灭 宇宙 灵魂 
论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的死亡意识观
《武夷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26-30,共5页关浩杰 
2015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38053)
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伴随着他漫长的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最后一直到晚年,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浅入深,并且深深影响着托尔斯泰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同时,托尔斯泰的死亡意识也直接影响到他浓厚的忏悔意识,继而间接地影响到他...
关键词:托尔斯泰 死亡意识 忏悔意识 死亡学 
简析陈衡哲的女性意识观
《决策探索》2015年第16期67-67,共1页赵娣 
“女性意识,大多指源于女性特有的心理和心理机制,是女性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方式和角度,是女性从自我角度出发,自觉地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外部世界,探究男女关系及其形成原因,追寻生命意义,进而形成自己世...
关键词:女性意识 意识观 陈衡哲 五四新文化运动 心理机制 外部世界 女性体验 男女关系 
超越性别束缚——爱米丽·勃朗特的女性主义意识观
《芒种》2014年第5期67-68,共2页乐萍 
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文化翻译策略”,项目批准号:12QN015
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的人物体现了女性主义意识: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是得到真正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关键所在,也是在爱情婚姻问题上进行不屈不挠的自我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小说人物中,凯瑟琳追求自我和女性主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意识 勃朗特 爱米丽 意识观 性别 《呼啸山庄》 婚姻问题 小说人物 
《微暗的火》诗歌文本中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阐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74-78,共5页陈沿西 
图形—背景理论源自20世纪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学,后被应用于探索介词的意义及理解文学作品的语篇特征含义与联想意义。本文基于介词的拓扑空间方位分析诗歌文本《微暗的火》中的内包关系方位词,通过图形—背景理论解读诗歌文本《微暗的火...
关键词:图形-背景 拓扑空间方位 时空观 自我意识观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中的自由意识观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83-86,共4页王瑾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类教研课题<美国历史与文化视域下的犹太文学研究>(2008WY203J)
自由问题是当代文化中的一个焦点问题。贝娄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美国犹太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既富有浓郁的犹太性,又具有深厚的现代文化意蕴。自由意识是贝娄小说创作的主要命题之一。在小说《挂起来的人》、《抓住时日》、《雨王汉德森...
关键词:索尔·贝娄 自由意识 美国文化 
女性与自然的相连性和亲近性——《觉醒》的生态意识观解读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年第9期65-67,共3页张丽 
天津市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中的系列论文;项目编号:TJYW08-2-070;项目题目:跨时代的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是社会的进步与升华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女主人公爱德娜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唤醒了她作为独立人的觉醒意识和作为女人的性意识的复苏,爱德娜开始了艰难的寻找自我、寻找自由的历程,最终又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找到了...
关键词:生态主义 赋权 和谐 
十九世纪美国白人小说经典中的生态意识观被引量:1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80-87,共8页陈智淦 王育烽 王政 
厦门市2006年度科技计划指导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应用》(3502Z2006027)
本文以十九世纪美国早期、中期和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珀、赫尔曼.麦尔维尔和马克.吐温等美国白人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例,研究其各自小说经典中具有类似形象的三位主人公的命运结局,探讨了这三位作家如何在其小说创作中...
关键词:美国白人小说经典 生态意识观 矛盾观 
文化意识观照下的贵州小说
《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63-67,82,共6页王鸿儒 
贵州作家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此种迹象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既是对此前贵州小说创作的一个突破,又奠定了90年代贵州小说发展的基础,意义重大.本文有鉴于此,特对80年代后半期的贵州小说作一回顾和论述.众...
关键词:文化意识 意识观 贵州 “五四”作家 传统文化 小说作家 小说创作 生命意识 作品 现代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