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

作品数:1942被引量:5388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魏绍斌陈家旭董竞成严石林倪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同病异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名中医朱建贵教授中医临床辨病与辨证的逻辑关系
《光明中医》2024年第11期2260-2263,共4页曹越 杨涛 杨曼 宋春鑫 王曦 刘必旺 朱建贵 
广安门医院教育项目基金项目(No.9501222);北京市第六批中医药师承工程(No.京中医科字[2023]52号)。
在现代中医学中,辨明病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论的建立与临床的治疗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朱建贵教授认为,在治疗中医内伤杂病中,建立起中医辨病与辨证的逻辑同时要厘清病与证的关系,这对于探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规范中医术语以...
关键词:中医临床 辨病 辨证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朱建贵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浴”
《大众医学》2024年第6期72-73,共2页陈四清 
中医的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则是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同病有异证,故需异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
关键词:同病异治 中医辨证论治 异病同治 临床实践 中医认识 治疗疾病 
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4期789-791,共3页杨怡 郑开明 张彪 
江苏省卫健委BJ21021。
“同病异治”首次出现于《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但未对“异病同治”加以阐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异病同治”这一概念,但却是最早能体现出“异病同治”...
关键词: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伤寒杂病论》 医学著作 验案举隅 张仲景 勤求 当归芍药散 
慢病的中医内科防控
《人人健康》2023年第32期67-67,共1页黄春花 
慢病指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慢病有哮喘、糖尿病、慢阻肺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将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作为基础,结合“治未病”理念,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择时防发”,全面体现中医在慢病防控的特殊功能。1.中医内...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中医内科 缓则治其本 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中医整体观念 未病先防 治未病 
从《墨子》概念分类论《黄帝内经》“类病”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陈晓 
上海市教委高水平大学重点创新团队建设项目(A1-U22-205-010204)。
从《墨子》概念分类的基本思想、《黄帝内经》对疾病的分类分层认识、《黄帝内经》中的种种“类病”、“类病”的“同异”逻辑与临床意义4个方面,阐释《墨子》概念分类对《黄帝内经》疾病分类的影响。《墨子》确立的概念分类名词逻辑,...
关键词:《墨子》 《黄帝内经》 类概念 类病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未来10年,个性化精准医疗新时代
《科学画报》2023年第8期42-43,共2页李斌 
生物学及医学与人类健康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医药领域的新突破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安全、有效、便捷的临床新疗法。我们希望能在21世纪完全攻克癌症,让人类健康生活到120岁。癌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临床上对同类癌症不同患者,或者癌症患者治...
关键词:异病同治 完全康复 同病异治 异质性疾病 精准医疗 相互交叉 癌症患者 生物医药领域 
做无惧无畏的传染病专家
《中国卫生人才》2022年第12期40-43,共4页吴昊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他一生坚持的梦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他始终秉持的信念,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带领我国艾滋病防治技术走向国际前沿的吴昊。他攻坚克难使艾滋病病毒感...
关键词: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北京佑安医院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感染中心 寿命延长 艾滋病防治 国际前沿 
名中医黄雅慧基于脾胃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被引量:2
《内蒙古中医药》2022年第8期89-91,共3页许荣荣 乔会侠 刘越洋 王玥 黄雅慧 
黄雅慧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独特、相对完整的学术思想,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测相结合,建立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上辨证论治,同时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重视RAU的调护,配合外治法,临床疗效显著,现将黄教授的治疗经...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 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测相结合 外治法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病临床病案举隅
《爱情婚姻家庭》2022年第14期148-149,共2页仝晓晓 
香砂六君子汤是由四君子的基础上汤化裁而来,是消化科常用基础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疗效明显。在跟侯留法主任门诊学习时候,常常以本方为基础方用来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本文列举 2例临床案例,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虚弱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生物学基础被引量:4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4期940-943,共4页李琪 孙悦 丁成华 齐城成 石国栋 李石林 袁丽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842);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学科资助青年教师发展项目(2017jzzdxk003)。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在临床运用广泛并行之有效,但其具体作用靶点及机制尚不够明朗。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不同疾病、证型间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中医药可通过作用于相关肠道菌群而起到治疗不同病证...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 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生物学基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