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

作品数:44被引量:1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治理网络互联网络网络社会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内蒙古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治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卷”“躺平”及其疏解——当下青年主体性的困顿与再确证被引量:1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3年第2期1-8,共8页李一 李国达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21BSH004)。
“内卷”和“躺平”是社会生活中特定的现象、心态、文化与景观。前者折射出社会高压与激烈竞争下的无奈,后者则是试图抵抗前者时呈现出的另类姿态。从主体性视角来分析,“内卷”与“躺平”,意味着青年主体性产生了创造性缺乏、自主性...
关键词:“内卷” “躺平” 青年主体性 人的发展 
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完善的内涵、原则和目标要求被引量:5
《治理研究》2022年第2期98-105,127,共9页李一 郅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21BSH0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完善与功能整合研究”(编号:15ASH004)。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网络社会治理的功能发挥,需要依托于相应的体系架构。在学理层面阐释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完善的理论内涵,概述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且基于我国网络社会治理的现有运作框架及整体运行情况...
关键词:网络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网络社会治理五大“基础界域”论析被引量:1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6期102-108,共7页李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及监管模式研究”(18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完善与功能整合研究”(15ASH004)。
网络社会治理,业已成为人类社会治理的一大实践类型。本文将网络社会治理具体实施过程中显现为共同要求的运作内容和运作事项,称为网络社会治理的"实施界域"。提出,就当前我国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实际推行来讲,应着重把握网络运行维护、...
关键词:互联网络 网络社会治理 基础界域 
“网络主体困顿”:网络社会生活的隐性风险探析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8期104-110,共7页郅玉玲 李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资源“四维一体”整合模式研究”(20BSH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完善与功能整合研究”(15ASH004)阶段性成果。
当今时代,网络社会生活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人们一方面享有着网络社会生活的种种便利,但另一方面,具有较大普遍性的"网络主体困顿"现象,正在浮现为干扰和侵蚀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隐性风险。作为网络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们,主要面临...
关键词:网络主体困顿 网络素养 网络文明 网络社会风险 
网络社会治理的“功能整合”:内涵、类型与实践指向被引量:9
《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84-91,159,共9页李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及监管模式研究”(18ZDA3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完善与功能整合研究”(15ASH004)。
网络社会治理的“功能整合”,意指在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得以建构、网络社会治理功能已有发挥的前提下,依托主体、客体及手段与方式之网络社会治理三要素的要素配备和功能激发,以增强、优化和提升网络社会治理整体效能的过程。在具体运行层...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治理 功能整合 实践指向 
“网络恶搞”的现象分析与省思应对被引量:2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李一 汪昊天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及监管模式研究”(18ZDA316)。
"网络恶搞"作为网络生活中的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现象,业已成为网民交流互动的重要中介,是个人排遣烦恼的精神调味品。究其兴起的本质原因,在于它通过"恶搞"这样一种二度创作和颠覆性的解构行为,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人对于个人话语表达的需求...
关键词:恶搞文化 网络恶搞 应对策略 
有效推进网络社会治理的十大行动策略被引量: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5期75-82,共8页李一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网络内容治理体系及监管模式研究”(18ZDA316);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完善与功能整合研究”(15ASH004)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社会治理的推行,源自维护网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秩序的需要。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方式与途径这三大基本要素,组合构成了网络社会治理的运作框架。立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方式与途径这三个层面的治理要素,可以分别采...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治理 行动策略 
绿色发展必将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中国林业产业》2020年第8期31-32,共2页李一 
从发展哲学的视角来看,“两山”理念是绿色发展的价值引领和根本遵循。人们在发展实践中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和谐,这意味着“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关键词:持续释放 根本遵循 绿水青山 经济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 金山银山 绿色 
价值辨识是传承弘扬优秀家训文化的必备前提——基于对《了凡四训》文本的简要评析被引量: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2期93-98,共6页李一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既蕴含着有益的伦理道德滋养,同时也有其局限性。本文对《了凡四训》的文本及其内容展开了分析,概述了其所蕴含的三个方面有益的文化滋养,即:意在"安身立命",倡导"...
关键词:家训 传统文化 价值辨识 
网络社会化:网络社会治理的“前置要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6期222-222,共1页李一 
网络社会治理源自网络生活共同体维持其正常运行秩序的内在需要。在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社会化成为人的社会化的一种特定实践形态,显现出场域空间拓展、交往互动深化、资源条件丰富、预期效果多元等特点。就网络社会化所具有的掌握网络技...
关键词:网络创新 网络文明 网络规范 网络社会化 网络社会治理 运行秩序 人的社会化 生活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