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作品数:9被引量:5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槲蕨孢子浸没式蕨类植物无菌培养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热带生物学报》《园艺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生物多样性》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薄壳山核桃对果生刺盘孢的防御反应及防治药剂筛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李杨 欧阳晓芳 华晨 莫正海 翟敏 卢多 胡龙娇 宣继萍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JIBTF202203);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LYKJ[2020]04);薄壳山核桃高接换优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苏[2022]TG11);薄壳山核桃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项目(JXTG[2023]14)。
为探究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对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的防御反应并筛选防治药剂,对安徽定远县的薄壳山核桃炭疽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分析薄壳山核桃受此病原菌侵染后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 炭疽病 果生刺盘孢 抗氧化酶 防御相关基因 防治药剂 
荚果蕨绿色球状体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被引量:3
《植物学报》2015年第5期565-572,共8页余蓉培 李杨 李东 詹选怀 石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12BAC01B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SCX2-EW-B-5);战略生物资源技术支撑体系专项(No.CZBZX-1);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ZCC-EW-103-3);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No.2014RA053);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No.2014FD066);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o.2012FU125X10);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No.2014CZYY019)
以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绿色球状体(GGB)为辐照材料,使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采用辐射诱变和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荚果蕨GGB的辐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荚果蕨GGB的存活率与^(60)Coγ射线辐照...
关键词:荚果蕨 GGB 60^Coγ射线 辐射敏感性 
不同栽培基质对槲蕨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
《热带生物学报》2012年第4期365-368,共4页张银丽 李杨 李东 石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87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1B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B-5)
研究了4种栽培基质以及添加基肥处理对槲蕨小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的草炭土:素沙=1:1基质中的小苗植株生长发育最快,叶片颜色浓绿,干质量最大;添加基肥有利于槲蕨小苗的生长发育,根系比不添加基肥的发达。草炭土:素沙=1:1...
关键词:槲蕨 基质 生物量 叶绿素 
观赏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被引量:20
《园艺学报》2012年第9期1839-1848,共10页李杨 余蓉培 李慧 李东 石雷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1B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87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B-5);战略生物资源技术支撑体系专项(CZBZX-1)
综合国内外蕨类植物,尤其是观赏蕨类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对蕨类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的方法(外植体取材、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的选择),及无性生殖(无孢子生殖、无配子生殖)的诱导,并提出蕨类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观赏蕨类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笔筒树的孢子繁殖及其复壮研究被引量:8
《园艺学报》2010年第10期1679-1684,共6页马洪娜 李杨 檀龙颜 刘保东 
国家‘863’项目(2007AA021405);中国科学院项目(KZCX2-YW-414);哈尔滨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研究了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的孢子繁殖及幼苗的复壮。结果表明:光照强度60~80μmol·m-2·s-1,温度25℃,pH6.7为配子体发育较适宜的条件;从孢子体形成开始,幼苗经7个月的复壮生长,叶面高达50cm,成活率95%以上。
关键词:笔筒树 孢子 有性繁殖 复壮 
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及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繁殖的影响被引量:7
《园艺学报》2009年第5期711-716,共6页张银丽 杜红红 李杨 李东 季梦成 姜闯道 石雷 
国家科技部项目(2005DKA21000,2006GH559901,2007AA02140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2045)
研究了槲蕨(Drynaria roosii)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式,观察记录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槲蕨孢子接种后6~7d即能萌发,60d左右发育形成心形原叶体,100d左右开始形成孢子体幼苗...
关键词:槲蕨 孢子萌发 无菌培养 
光照、温度和pH值对小黑桫椤孢子萌发及早期配子体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4
《生物多样性》2009年第2期182-187,共6页杜红红 李杨 李东 戴绍军 姜闯道 石雷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AA021405);国家科技部平台项目(2005DKA21006);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技术支撑体系专项(CZBZX-1)
小黑桫椤(Alsophila metteniana)被列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探讨其种群数量下降原因,作者采用无菌培养方法和显微观察技术,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和pH值对小黑桫椤孢子萌发及早期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孢...
关键词:Alsophila metteniana 光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槲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7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年第1期12-16,共5页徐艳 李杨 李东 刘燕 檀龙云 刘保东 石雷 
国家科技部项目(2005DKA21006,2006GH559901,2007AA021405);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SCXZ-YW-N-5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2045)资助
用无机培养基和土壤培养基分别培养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孢子,显微镜下观察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黄色,具单裂缝,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不具周壁,孢子外壁局部具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纹饰。接种后10~...
关键词:槲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黑桫椤孢子的无菌栽培被引量:11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第6期1139-1140,共2页张银丽 李杨 季梦成 李东 石雷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414);国家科技部项目(2005DKA21006)
1 植物名称 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 Hook.)。 2 材料类别 成熟的孢子。 3 培养条件 培养基:(1)MS;(2)1/2MS;(3)1/5MS;(4)1/10MS(1/2MS、1/5MS、1/10MS指大量和微量元素分别为MS基本培养基全量的1/2、1/...
关键词:孢子 桫椤 基本培养基 栽培 无菌 植物名称 培养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