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磊明

作品数:32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水紫陶当代语境装饰艺术绘画语言装饰工艺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文教资料》《前沿》《艺术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水紫陶文化探源被引量:2
《红河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32-34,共3页聂磊明 吴雨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研究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自清光绪年间形成且具有代表性的完整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地处边疆的建水为何能产生、发展出建水紫陶这样一种工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厚的陶艺品...
关键词:建水紫陶 文化源流 传承与发展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21期F0004-F0004,共1页刘嫄 马贵中 聂磊明 叶石勇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书画作品选登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17期I0003-I0003,共1页马贵中 刘嫄 聂磊明 叶石勇 
建水紫陶产业发展问题探究被引量:5
《红河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52-54,共3页聂磊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研究(17YJC760058)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清光绪年间形成其独特工艺以来,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近年随着建水紫陶产业的急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
关键词:建水紫陶 产业定位 产业发展 
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红河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55-58,共4页吴雨亭 聂磊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研究(17YJC760058)
建水紫陶与宜兴紫砂同属我国四大名陶,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二者逐步发展并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特色及艺术风格,而在材质表现、文化内涵方面,两者又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关键词:建水紫陶 宜兴紫砂 比较研究 
建水紫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学刊》2019年第6期116-118,共3页聂磊明 吴雨亭 缪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7YJC760058)的研究成果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从清朝光绪年间工艺的形成至今,在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建水紫陶继承了历代建水窑的工艺特点,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兼容并蓄,最终形成了以'彩泥刻填'和'无釉磨光'为代表的特殊技艺,成为云南省最具...
关键词:建水紫陶 工艺形成 工艺传承 
建水紫陶装饰艺术审美研究被引量:2
《艺术科技》2019年第3期53-54,122,共3页聂磊明 吴雨亭 马贵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艺术研究"课题论文
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自清朝光绪年间起,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陶艺品种,享誉海内外。建水紫陶是一种文化陶,其文化属性主要依赖于陶面装饰来体现,"彩泥刻填工艺"是其独具特色的装饰工艺,发展至今已有...
关键词:建水紫陶 装饰 审美 
云南建水紫陶的形成原因探寻
《红河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5-27,共3页聂磊明 
红河学院校级重大委托项目:建水紫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沉寂了多年以后,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间陶艺品种,建水紫陶产业开始复苏,但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对建水紫陶历史、文化等相关问题缺乏较为严谨的研究支撑。文章试图从特殊的陶土资源、特殊的地域文化、古老的建水窑工...
关键词:建水紫陶 工艺特点 形成原因 
聂磊明【陶艺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第6期314-314,共1页聂磊明 
关键词:CM 
聂磊明【陶艺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第5期303-303,共1页聂磊明 
关键词:传说 傣族 摆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