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英

作品数:29被引量:27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南美蟛蜞菊入侵海洋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农业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物多样性》《广东园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半枫荷ISSR-PCR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被引量:4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20期6782-6789,共8页黄丽华 陈秋婷 肖雨沙 缪绅裕 宋莉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47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257);广东省科技计划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2018B030320007)共同资助。
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是中国特有濒危保护植物。为了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针对Mg^(2+)浓度、引物浓度、d NTPs浓度、DNA模板量、Taq DNA聚合酶总量这5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L_(16)(4...
关键词:半枫荷 ISSR-PCR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气候变化背景下南美蟛蜞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被引量:2
《生态科学》2021年第4期75-82,共8页肖雨沙 郑洁宁 李红春 宋莉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478);广州市科技计划(201707010257);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1078098)。
采用最大熵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南美蟛蜞菊当前、未来2050、2070年在我国适生区分布情况进行预测,探究影响南美蟛蜞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模型AUC值达到0.9以上,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模型预测结果显示,19个环境因子中贡献率较...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 MAXENT 入侵植物 潜在适生区 
基于南美蟛蜞菊转录组测序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鉴定被引量:4
《分子植物育种》2021年第7期2293-2299,共7页肖雨沙 陈秀清 李红春 王凯俐 宋莉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478);广州市科技计划(201707010257)共同资助。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华南地区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对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仅局限于ISSR分子标记。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对南美蟛蜞菊转录组测序获得的88 504条Unigene进行了SSR位点及特征分析,结果发现SSR位点23 338个,SSR出现...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 转录组 SSR 遗传多样性 
南美蟛蜞菊WtActin1基因克隆及表达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第11期2626-2635,共10页李红春 肖雨沙 王小兰 宋莉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47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257)。
【目的】克隆南美蟛蜞菊肌动蛋白基因(WtActin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稳定性分析,为南美蟛蜞菊耐热耐冷功能基因表达及调控研究提供可靠的内参基因。【方法】RACE克隆WtActin1基因,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 肌动蛋白基因(Actin) 内参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稳定性 温度胁迫 
南美蟛蜞菊叶蛋白提取方法筛选被引量:6
《南方农业学报》2017年第7期1274-1279,共6页陈秀清 胡亦平 林益坤 刘昭弟 宋莉英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2010010027);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13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257);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1078061)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提取方法和条件,为其蛋白饲料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别优化酸加热法、碱加热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对比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 叶蛋白 提取方法 
三裂叶蟛蜞菊、蟛蜞菊及其杂交种对模拟极端高温的生理生态响应被引量:3
《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第2期183-188,共6页宋莉英 刘昭弟 李晓娜 肖雨沙 陈秀清 林益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187);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3132);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257);广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1078061)
天然杂交能够改变外来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高外来种的入侵能力,甚至使其演变为入侵种。目前有研究发现,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与其本地同属近缘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发生了杂交。为进一步探讨该杂交种在极端...
关键词:蟛蜞菊属 杂交 极端高温 入侵力 
濒危植物七指蕨的孢子萌发和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6期31-35,共5页宋莉英 李晓娜 潘晓婷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3132);广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
七指蕨(Helminthostachys zeylanica)目前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台湾、海南和云南的西双版纳,其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本研究从七指蕨的孢子萌发特性和光合特性2方面入手,探讨七指蕨可能的濒危机制,为七指蕨的保...
关键词:濒危植物 七指蕨 孢子萌发 光合特性 
模拟酸雨对3种本地草本植物的胁迫效应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4期93-97,共5页柯展鸿 王远智 宋莉英 孙兰兰 彭长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03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0001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287)
研究了不同pH(2.5,4.5,5.6)的模拟酸雨对3种本地草本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inn.)、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和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Osbeck.)Merr.]的光合生理生态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重度酸雨(pH 2.5)...
关键词:草本植物 模拟酸雨 光合生理生态 胁迫效应 
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柯展鸿 陈雁飞 惠苗 宋莉英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00018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2010010027);羊城学者学术骨干项目(10A040G)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和蟛蜞菊(W.chinensis(Osbeck.)Merr.)水浸提液对萝卜(Daucus carota L.)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南美蟛蜞...
关键词:南美蟛蜞菊 蟛蜞菊 化感作用 
模拟酸雨对3种菊科入侵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植物学报》2013年第2期160-167,共8页宋莉英 柯展鸿 孙兰兰 彭长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3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3100018);羊城学者学术骨干项目(No.10A040G)
研究了模拟酸雨(pH值分别为2.5、4.5和5.6)对3种菊科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酸雨(pH值2.5)对3种入侵植物叶片...
关键词:适应性 入侵植物 气体交换 模拟酸雨 耐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