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新磊

作品数:11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创造社留日发难性格兼及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嘉应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石家庄学院学报》《求索》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性格心理角度透视郭沫若郁达夫与创造社的“发难”——兼及话语模式选择的意义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6期23-31,共9页尚新磊 
本文以《创造》季刊创刊号编辑期间郭沫若与郁达夫的人事交接为视点,结合历史情境与学界的认识,进而深入剖析郭沫若缘何抽身离去的几层心理动因,以及退居幕后的郭沫若随着郁达夫接手后事态的变化而发生的心态、情态及姿态上的调整及转变...
关键词:创造社 郭沫若 郁达夫 行为方式 性格心理 
变异与错位:前期创造社作家留日的文化人格心理考察被引量: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65-71,共7页尚新磊 
由于降低了政治的引力与民族意识的集成,前期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的活动是一个逐渐脱轨与离散的过程。在他们身上,既有刚到日本时由于新的反应语境与既存人格范型断裂所导致的行为、心态上的紊乱,又有在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刺激后通过...
关键词:前期创造社作家 留日 文化人格心理 变异 错位 
论胡适新诗创作主张与实践的划时代意义
《求索》2014年第5期133-137,共5页尚新磊 
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提法与其白话诗实验必须作为一个具体的思想求索过程来理解。为了寻求新的变革可能,胡适自觉地与传统认知观念、文化心理进行离向,"作诗如作文"看似不经之论,其内蕴的语言意识最终却促成了文学革命的理论蜕变。胡适...
关键词:胡适 “作诗如作文” 新诗创作 实验主义 
“新”与“旧”的悖谬——柔石小说《希望》《会合》内蕴透视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尚新磊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0q169)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
关键词:柔石 婚姻与革命 “新”与“旧” 启蒙 讽刺 
重述传统:论康有为思想方式出现的历史意义
《求索》2013年第9期150-152,共3页尚新磊 
当传统面对近世经验丧失生命力的时候,对致力于探求"道"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运用"五四"那样与传统全盘断裂的思维;相反,他们致力于怎样恢复与发明自己的文化根性,重新厘定一条可以延续与导引中国社会发展的叙述线索,...
关键词:康有为 “托古改制” 传统与现代 思想的主体 
前期创造社作家留日的“异化”体验及成因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尚新磊 
前期创造社作家主要是由一批留学日本并且分属理工医科的年轻人蜕变而成,自我的"异化"是促发这一转变的直接动因。强烈的"异化"体验使他们怀着一种"留学误我"的隐痛,造成混乱焦躁的心态,进而衍生出感伤颓败的情感,"异化"体验对他们情感...
关键词:创造社 留日 “异化”体验 情感与心态 
郁达夫的中年文化心态与其创作
《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尚新磊 
经过了青春期的躁动之后,郁达夫逐渐表现出中年文化心态的特点来,并潜在地影响到他的创作。中年文化心态一方面是他个人性情与人生体验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认同心理的表现。随着中年文化心态的形成,他也逐渐向传统文化与审美的方向...
关键词:郁达夫 中年文化心态 文体选择 
论陈平原、王晓明《新青年》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尚新磊 
陈平原、王晓明的《新青年》研究体现了他们做学问的不同路数:一个以史证见长,一个以发明著称。通过辨析他们对《新青年》的不同读法,不仅让我们领略两位学人不同的治学理路、风貌、情采与智慧,更由此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两...
关键词:陈平原 王晓明 《新青年》研究 研究路数 思想与学术 
《青春万岁》的政治叙事解读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李海燕 尚新磊 
山东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BZXYQNRW2009004)
作为王蒙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是共和国文学开创时期一部典型的政治叙事文本,其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高涨的强势话语热情,使其文本内部充斥着众多的政治语码,并在创作方法与文本结构上显出明显的模式化特征,这服务于共和国...
关键词:王蒙 《青春万岁》 共和国文学 政治隐喻 模式化 
智者·长者·史家——王蒙后期小说创作心态考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74-77,共4页尚新磊 
王蒙后期的小说创作背后有这样三种潜在的心态:智者心态、长者心态和史家心态。智者心态使他降低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度,长者心态使他看透了代际隔膜的悲哀,而沉重的史家心态则使他的书写在当下面临一种尴尬的处境。这三种心态构成...
关键词:王蒙 王蒙后期小说 创作心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