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冀涛

作品数:8被引量:7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氮肥农艺措施优化旱地小麦产量和品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农业科学》《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王渭玲 张冀涛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采用田间小区结合盆栽试验,对旱地氮肥不同分配方式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作底肥施用不仅能增加小麦产量,而且能改善其籽粒品质。孕穗期和扬花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小麦蛋白质、面筋含量和沉...
关键词:旱地 小麦 品质 氮肥 产量 
旱地分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153-156,共4页王渭玲 张冀涛 
采用田间小区结合盆栽试验,对旱地氮肥不同分配方式与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比一次作底肥不仅能增加小麦产量,而且可改善其籽粒品质。孕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能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筋...
关键词:旱地 小麦 品质 氮肥 施肥期 
黄土残原谷底类型区农经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效益调查研究─以永寿县店头镇好畸河村为例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161-167,共7页张冀涛 李云毅 王雅鹏 董彦卿 刘党校 
求调查研究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针对农业资源的匹配特点与农业发展的特征、趋势,以永寿县好河村为例,对黄土残原谷底(川道)类型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构建农经林复...
关键词:黄土残原川道 农林生态 结构系统 
黄土高原南部作物种植制度改革途径调查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第A01期157-160,共4页张冀涛 李云毅 王建民 
本研究通过典型调查和数年基点监测,针对黄土高原南部在传统种植制度解体后,随着养地作物面积急剧减少,出现的小麦长期连作加化肥的弊端,总结果出以人均耕地多少为基础,改革以作物布局、轮作倒茬、间套复种为主要内容的种植制度的...
关键词:黄土高原 种植制度 改革 
小麦多因子栽培试验及分析被引量: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第2期10-15,共6页张冀涛 张联会 
渭北旱原西部冬小麦多因子栽培试验表明,增施肥料是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目前把有限的肥料首先投放在大面积中、低产田是高效的。播期也有重要的作用,适期为9月24日~10月1日,早晚幅度与冬前积温有关。选用良种依然是高产优质的基础和首...
关键词:小麦 产量 播种期 品质 地力 栽培 
不同栽培条件与小麦籽粒品质的关系被引量:30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第2期16-21,共6页张冀涛 李硕碧 张联会 
小麦籽粒品质除品种特性的基本差异外,随施肥量的增加,多数品质项目指标提高,然而清蛋白、谷蛋白、淀粉含量却有降低趋势,蛋白质产量、直链淀粉含量还受施氮肥期的影响,湿面筋含量、面筋持水率、面条煮熟增重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受播期的...
关键词:小麦 栽培 籽粒 品质 氮肥 播种 
小麦高产优质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第2期22-31,共10页张冀涛 张联会 徐福利 董彦卿 
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施肥量、播期、密度等农艺措施,进行高产优质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小麦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播种期>密度>施磷量>施油渣量,并求出了在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最优组合方案。
关键词:小麦 高产 农艺 栽培 肥料 密度 
渭北旱塬小麦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
《陕西农业科学》1991年第1期1-3,共3页张冀涛 张联会 董彦卿 徐福利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配套技术优化模型是:亩产200—300kg,播期9月24—26日,密度18—19万苗/亩,施N7.6—8.0kg/亩,施P_2O_57.67—8.05kg/亩,施油渣52—55kg/亩;亩产300—400kg,播期为9月25—27日,密度18.4—19.1万苗/亩,施...
关键词:小麦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旱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