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海

作品数:90被引量:124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模型试验岩体变形量测裂隙隧道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地震工程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隧道建设(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软弱缓倾层状岩层隧道围岩结构变形与失稳机制试验研究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1148-1157,共10页李元海 赵万勇 朱茂国 刘德柱 于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1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3304)。
为探究软弱缓倾层状岩层隧道围岩结构变形与失稳机制,通过大比例相似模型试验,采用自主开发的岩土计算机视觉量测系统PhotoInfor进行围岩变形时空演变过程观测分析,并通过建立围岩结构力学模型探讨围岩失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软弱缓倾...
关键词:隧道工程 层状岩层 围岩结构 模型试验 力学模型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复合地层隧道纵向开挖面变形规律试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33期14454-14461,共8页朱茂国 赵万勇 李元海 徐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4141)。
复合地层对于隧道工程施工开挖面的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复合地层隧道开挖面变形规律问题,利用中小型电机加载试验系统,通过相似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方法,进行围岩变形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关键词:隧道工程 复合地层 开挖面 数字图像相关 模型试验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裂特征试验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9期3457-3468,共12页赵万勇 李元海 于恒 徐晓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414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3003304)。
巷道破裂围岩大变形是深部煤炭开采过程中围岩稳定性控制的难点。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大比例相似模型试验,采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量测系统进行围岩全场精细化变形测量和破裂识别表征,探究了深部巷道围岩的碎胀变形演化特征。研究结...
关键词:深部巷道 模型试验 计算机视觉 碎胀变形 裂隙演化 
公路隧道箱型预制仰拱变形破坏的模型试验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24年第7期1417-1426,共10页王迎超 徐杭 郝英 周鑫 刘泾堂 李元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30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2313);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YF1GA381);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21-09);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2178)。
基于自主设计的新型箱型预制仰拱结构,采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结合数字照相量测技术,研究该箱型预制仰拱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实际工况中衬砌与仰拱共同作用的受力规律.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张效应是预制仰...
关键词:公路隧道 箱型预制仰拱 室内模型试验 仰拱裂隙 仰拱接头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岩石裂隙识别表征与软件研制被引量:5
《岩土工程学报》2024年第3期459-469,共11页李元海 徐晓华 朱鸿鹄 杨硕 唐晓杰 赵万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14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2YFC3003304);徐州市重点研发项目(KC21310)。
岩石裂隙特征是评判岩体结构及其完整性的核心指标,也是评估岩石工程安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岩石裂隙识别,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对Unet模型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岩石裂隙识别的精度。针对交叉岩石裂隙的分离与...
关键词:岩石裂隙 深度学习 图像分析 裂隙分离 裂隙表征 
基于改进遍布节理模型的岩石基坑开挖稳定性数值分析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年第1期360-370,共11页曹国旭 袁锐 李元海 徐晓华 王敦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4141);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KC21310)。
为解决现有研究针对开挖于层状岩体中且边坡含高倾角外倾结构面的岩石深基坑开挖稳定性的研究相对欠缺问题,依托徐州地铁3号线南三环站基坑工程,通过对FLAC3D中既有遍布节理模型的改进,得到了可同时考虑层状岩体变形和强度各向异性的横...
关键词:岩石基坑 遍布节理模型 强度折减 FLAC3D 开挖稳定性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的土体剪切带自动识别方法与应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1期4513-4522,共10页徐晓华 李元海 朱鸿鹄 王迎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003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4141);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C21310,KC21298)。
剪切带是土体局部化变形的典型形式,是控制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了自动、精确识别模型试验中剪切带,基于自行研制的数字散斑相关(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软件系统PhotoInfor,提出采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砂土剪切...
关键词:剪切带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图像分析 有限元 变形计算 
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破裂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3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3年第5期1527-1535,共9页刘德柱 李元海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KC21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4141)。
针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的热点问题,利用基于电机双轴加载的中小型隧道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和精细化岩土数字照相量测系统PhotoInfor,对软弱缓倾层状隧道围岩变形与破裂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拱肩位置处围岩...
关键词:隧道工程 层状软岩 模型试验 变形破裂 数字照相 
不同围护结构变形模式对坑内土体位移影响被引量:2
《地基处理》2023年第4期346-353,共8页喻军 尚安峰 蔡益丰 李元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9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046905);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941075)。
对杭州地区深基坑开挖全过程中内支撑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和坑内土体位移进行了监测,归纳为4种变形破坏模式:悬臂、踢脚、内凸、复合。采用现场监测数据统计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典型变形模式下坑内不同位置土体和支护结构...
关键词:深基坑 变形模式 土体位移 对比分析 监测分析 数值模拟 耦合 
基于数字钻孔摄像的岩质深基坑地层结构识别被引量:1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年第S02期850-856,共7页李乾坤 刘克强 李元海 曹国旭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KC21310)
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弥补了常规钻探取芯等地质勘察手段获取数据完整性差、准确度低等不足,可以获取高精度地层结构图像,记录大量地层特征信息,特别是结构面的几何形态特征。以徐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南三环站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围岩钻...
关键词:钻孔摄像 节理面 溶洞 岩体完整性指数 可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