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文

作品数:15被引量:32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夷平面覆盖型岩溶青藏高原地貌学岩溶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科学进展》《中国岩溶》《地球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东川地区层状地貌面的成因被引量:8
《山地学报》2004年第2期165-174,共10页冯金良 崔之久 张威 李德文 刘耕年 朱立平 
中国科学院王宽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200203213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资助~~
在东川地区的山地及小江河谷的两侧山麓上部,分布着不同高度和不同规模的层状地貌面,对其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原隆升之前的初始地貌面是否是准平原型夷平面;二是山顶面之下的梯级层状地貌面的成因。本文...
关键词:层状地貌面 夷平面 成因 新构造运动 小江河谷 云贵高原 
岩溶夷平面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被引量:19
《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1期58-66,T006,共10页李德文 崔之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0 3 0 10 0 4和 40 2 410 11)资助
文章以作者在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邻地区获得的资料为基础 ,就青藏高原地区夷平面的识别、整体坡降、时代以及夷平面对构造隆升的响应等问题进行讨论。区域对比与成因分析显示青藏高原石林等形态形成于土下环境 ,属覆盖型岩溶 ,而与其共存...
关键词:岩溶夷平面 青藏高原隆升 覆盖型岩溶 刻蚀平原 红色风化壳 
浙江新昌丹霞岩壁风化特征的微观研究被引量:6
《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李德文 王朋岭 俞锦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241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南京大学分析测试基金资助
利用野外调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散X射线光谱分析等手段对浙江新昌丹霞岩壁风化性质和特征的研究结果显示,风化作用在纳米-微米尺度上化学过程特征明显,沿整个岩面以及与外部环境相通的裂隙面持久地进行着(并有生物...
关键词:浙江 微观风化 化学风化 丹霞地貌 新昌盆地 岩石地貌 
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与环境意义被引量:2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120-128,共9页李德文 崔之久 李洪江 南凌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49831080);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980001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通过对华北北部3个地区花岗岩风化穴的调查研究,对其形态类型和成因作了详细讨论.研究区风化穴从形态上可分为底穴型(锅穴)、沟槽型、边墙型以及前三者的组合.根据形态特征分析,首次提出锅穴主要与局部岩面上大气降水的长时间停留有关;...
关键词:华北北部 花岗岩 风化穴 形成机制 环境意义 形态类型 底穴型 沟槽型 边墙型 
风化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9
《地球学报》2002年第3期283-288,共6页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80 0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 (KZ95 1 A1 2 0 4;KZ95T 0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金项目资助
风化壳是岩石圈、大气圈以及水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 ,能够直接记录地球多圈层演化的信息。利用风化壳的地带性规律重建古环境是地貌学研究的传统内容之一。近年来 ,单晶矿物激光4 0 Ar/ 3 9Ar测年技术、“双面”模式以及古地...
关键词:化学风化 风化年代学 风化地层学 风化壳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的发育模式被引量:19
《地理学报》2002年第3期293-300,共8页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0);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KZ951-A1-204;KZ95T-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基于对湘、桂、黔、滇、藏等地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从表生地貌学、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角度分析红色石灰土性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提出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的二阶段模式:1)地貌夷平-风化物质积累阶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溶...
关键词:红色岩溶风化壳 二阶段发育模式 夷平面 构造隆升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断层的成因探讨被引量:10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64-73,共10页张生 朱诚 张强 李德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0 710 83) ;高校博士点基金 (2 0 0 0 0 2 8414);南京大学"985"自然地理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
多年来考古发掘表明 ,太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普遍存在多期文化断层 ,取而代之的是在连续的文化层序中出现不含文化遗物的自然沉积地层 .本文通过对太湖地区文化断层与特征沉积物 (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 )时...
关键词:太湖地区 环境考古 文化断层 中国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成因分析 
夷平面研究的再评述被引量:19
《科学通报》2001年第21期1761-1768,共8页崔之久 冯金良 刘耕年 李德文 
评述了近几年夷平面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的进展.限制性夷平面、岩溶夷平面、化石夷平面、风化壳与环境演化的研究和对风化壳的测年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夷平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指出,今后无论在夷平面变形、夷平面的原始高度、夷平面...
关键词:夷平面 地貌演化 风化壳测年 地貌学 海平面 变形 原始高度 
覆盖型岩溶、风化壳与岩溶(双层)夷平面被引量:34
《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崔之久 李德文 冯金良 刘耕年 李洪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KZ951-A1-204; KZ95T-
厚层连续的岩溶风化壳只能形成于地貌发育的晚期,对应的地貌景观应为岩溶 夷平面.后者具有与 Budel双面模式相当的剖面结构——由松散的风化壳层和壳下风化 基面组成.就灰岩区而言风化基面即覆盖型岩溶.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
关键词:覆盖型岩溶 风化壳 岩溶 夷平面 青藏高原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被引量:75
《中国岩溶》2001年第3期183-188,共6页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冯金良 曹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80 0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 (KZ95 1-A1-2 0 4;KZ95 T-0 6)
灰岩溶蚀速率快而难溶物含量很低的特点显示岩溶区厚层连续风化壳的形成需要消耗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 ,有利于地貌向准平原化方向发展 .由于岩溶作用对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 ,在地下水以垂直作用方式为主的地区会出现“土壤丢失”现象 ...
关键词:岩溶风化壳 土壤丢失 岩溶夷平面 地理循环 溶蚀速率 水文地质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