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循环

作品数:9被引量:8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俊崔之久刘耕年冯金良李德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安徽省濉溪中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明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学考试》《地理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DEM的大义山地貌演化阶段研究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4年第6期95-99,共5页张笑含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地理循环说,以依据大义山范围划分的流域为单位求取各流域的地形高程(包括平均高程、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应用起伏比法探究大义山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分布情况,以了...
关键词:DEM 地理循环说 面积-高程积分 地貌演化 大义山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循环过程知识教学实践--以“水循环过程及意义”为例被引量:1
《地理教育》2023年第5期58-61,共4页张小校 
深度学习的初衷在于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但目前高中地理循环过程知识教学无法促成思维的进阶和能力的发展,则深度学习难免流于形式,既不能真正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不利于落实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以“...
关键词:深度学习 地理循环过程知识 高中地理 
全面突破高中地理循环模式图
《教学考试》2020年第9期7-9,共3页徐文丽 
循环模式图既能反映出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又能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如图1所示,因此常被用在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高频考点的考查中。复习时,若能对有关该模式图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关键词:热力环流 物质循环 大洋环流 高中地理 岩石圈 水汽输送 北半球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 岩浆岩 东半球 循环模式 
研究“地理过程” 探寻教学策略——以2019年全国卷Ⅰ地理试题为例
《教学考试》2019年第45期11-15,共5页任明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学生能够形成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
关键词:地理过程 地理事物 地理循环 全国卷 地理试题 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循环学习法
《明日》2018年第45期0219-0219,共1页陈中魁 
地理这门学科是初中阶段刚刚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通过对于和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研究 与探索讨论我们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特点主要是平行知识比较繁多,循环的知识少,前后没有太多的因果关系, 在学生们记忆方...
关键词:初中地理 循环学习法 应用方法 
浅谈初中地理循环学习法
《新校园(上旬刊)》2011年第12期113-113,共1页李宜涛 
地理是初中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其特点是平行知识多,循环知识少,各要素是并列关系,前后单元内容之间没有太多因果联系;知识以记忆内容为主,且记忆量大,学生遗忘快,及时巩固是防止遗忘的重要方法。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有计划、主动地...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习法 循环知识 单元内容 并列关系 因果联系 记忆 遗忘 
怎样简便图示地理循环
《高中生地理》2003年第5期67-68,共2页张风安 
关键词:地理循环 简便图示 地理环境 循环系统 地理 高中 教学 
岩溶风化壳形成演化及其循环意义被引量:75
《中国岩溶》2001年第3期183-188,共6页李德文 崔之久 刘耕年 冯金良 曹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80 40 80 0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项目 (KZ95 1-A1-2 0 4;KZ95 T-0 6)
灰岩溶蚀速率快而难溶物含量很低的特点显示岩溶区厚层连续风化壳的形成需要消耗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 ,有利于地貌向准平原化方向发展 .由于岩溶作用对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敏感性 ,在地下水以垂直作用方式为主的地区会出现“土壤丢失”现象 ...
关键词:岩溶风化壳 土壤丢失 岩溶夷平面 地理循环 溶蚀速率 水文地质条件 
流水地形发育论被引量: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3期1-34,共34页曾昭璇 
本文作者企图通过分析美国戴维斯(M.W.Davis)的地理循环学说和德国小彭克(W.Penck)地形分析学说,试图建立唯物辩证主义地形发育理论。因此,本文分三部分论述。首先分析了发生地形学派的戴维斯学说,并着重指出这一学说没有自觉地运用唯...
关键词:地形特征 发育方式 地形学 流水作用 准平原 地形分析 地理循环 河流作用 地理环境 坡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