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炯

作品数: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布水装置活性物种多孔性污水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工程学报》《现代地质》《环境科学》《大学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氧掺杂氮化碳纳米片活化过二硫酸盐选择性去除酚类污染物的特性与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8期2121-2131,共11页李丹阳 高悦莹 张哲睿 张佳乐 王震鑫 王根 杨生炯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4JC-YBMS-290)。
以富氧生物质单宁酸为氧源,通过热氧化剥离制备了氧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O-CN),利用氧原子掺杂调控O-CN纳米片的表面电子结构,提升其活化过二硫酸盐(peroxydisulfuric acid,PDS)降解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性能,探究了氧掺杂导致的O-CN电...
关键词:高级氧化 氮化碳 氧掺杂 酚类污染物 电子转移 
Fe^(3+)/H_(2)O_(2)氧化体系降解邻苯二酚的过程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7期1840-1848,共9页张悦茹 钱征 陈荣志 杨生炯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4JC-YBMS-270)。
本研究构建了Fe^(3+)/H_(2)O_(2)氧化体系,且对其降解水中邻苯二酚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体系降解性能的影响,借助顺磁共振、活性物种淬灭、量子化学等手段对降解过程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Fe^(3+)/H_(2)O_(2)...
关键词:邻苯二酚 芬顿体系 助催化剂 配位化学 活性物种 
氮杂质缺陷碳助催化剂增效类芬顿反应过程机制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7期1849-1859,共11页高位正 钱征 陈荣志 田雨佳 杨生炯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24JC-YBMS-270)。
本研究以ZIF-8为模板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碳材料,分析其对Fe^(3+)/H_(2)O_(2)体系的助催化性能与作用机制。使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助催化剂物相、形貌特征以及化学组分进行了详细...
关键词:助催化剂 芬顿氧化 碳缺陷 活性物种 
负载型Co_(3)O_(4)活化过二硫酸盐非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物被引量:2
《环境工程学报》2022年第12期3874-3883,共10页王棵 王根 杨生炯 金鹏康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21JQ-503)。
通过在三维矿物载体表面包覆金属-多酚配合物并煅烧实现了Co_(3)O_(4)纳米颗粒的原位负载,制得了易分离回收的负载型Co_(3)O_(4)催化剂,利用SEM、XRD以及XPS表征分析其形貌和微观结构,采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药、护品类有机污染物...
关键词:高级氧化 过二硫酸盐 负载型Co_(3)O_(4) 金属-多酚配合物 单线态氧 
氮掺杂碳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的活性位点分析及其对双酚A的降解机制被引量:4
《环境工程学报》2022年第2期452-461,共10页许晟硕 钱征 王龄侦 高位正 杨生炯 
陕西省教育厅智库内涵建设项目(20JT041)。
为了探究氮掺杂碳催化剂中不同类型缺陷点位在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时的反应活性,以碳黑和二氰二胺混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解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氮掺杂量的碳催化剂(CN_(x)),并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缺陷度、化学组分以及PMS活化性能进行了研...
关键词:高级氧化 过一硫酸盐 氮掺杂碳材料 氮杂质缺陷 本征缺陷 
“互联网+”智能引领“新工科”教学课件设计制作理念及应用被引量:3
《大学教育》2018年第7期74-76,共3页张海涵 陈胜男 朱陆莉 韩芸 杨生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JG0217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随着教育部"双一流"重大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智能引领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工程学科领域,"新工科"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工程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作为驱动学科发展与传递知识的有机细胞...
关键词:“互联网+” 智能教学 “新工科” 课件设制 “双一流” 
新型污泥基吸附材料制备及其氨氮去除性能评价被引量:13
《环境科学》2016年第8期3186-3191,共6页王文东 刘荟 张银婷 杨生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0705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106120120014);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S029)
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了一种以给水厂终端铝盐混凝污泥为原料的新型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其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实验中主要考察了不同初始p H、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线,动力...
关键词:混凝污泥 吸附 氨氮 拟二级反应动力学 高温焙烧 
多层渗滤介质处理微污染水体的中试研究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09年第1期125-129,共5页侯立柱 周训 许靖华 叶文华 王文玉 杨生炯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06Z351);2008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80491101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08B04)
对传统的渗滤系统进行改进,采用多层渗滤介质系统,以期增大人工土层对颗粒有机物的接触氧化表面积,同时设置曝气装置保证好氧过程的氧气供应,可以大大提高污水地下处理系统的水力负荷。以北京典型的细砂、中砂、粗砂和砾石为填充材...
关键词:多层渗滤介质 硝化 脱氮除磷 中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