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取向晚唐五代唐末文学生态艺术轨迹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临安书坊研究述略
《兰台世界》2016年第22期38-41,共4页王小兰 冯庆磊 
临安书坊,自五代直至近代,历经千年积淀,为浙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研究我国古代出版史尤其是浙江出版史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关于临安书坊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文章在搜寻整理浙江现...
关键词:临安 书坊 版刻 述略 
先河后海 渐造奇绝——“山谷诗法”孕育成熟的家学渊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63-67,82,共6页王小兰 
北宋时期,以诗赋文章引领风骚者多为名门子弟,"江西初祖"黄庭坚即其一也。黄庭坚之所以能成长为诗坛宗主,并非文星偶降,雅韵天成。一方面,"分宁黄氏"深厚博雅的家学渊源及黄庶耳提面命的亲切教诲,为他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初始条件。另一方...
关键词:江西诗派 黄庭坚 山谷诗法 家学 分宁黄氏 
唐宋之际清丽诗风的传承与递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99-106,共8页王小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宋隐逸群体的人格转型与文学创作研究>(09YJA751015)的阶段性成果
晚唐五代宋初诗歌艺术渐变转型的内在轨迹由多元曲线交织而成,清丽诗风的传承与递变特为其重要一脉。唐懿宗咸通以后,众多隐逸者用澄澹精致的诗作表达出世情怀,取得了出类拔萃的创作业绩,并为此提出了"趣味澄夐"、有"韵外之致"的审美理...
关键词:唐宋隐逸 清丽诗风 传承轨迹 
南唐名相李建勋及其诗作——唐宋诗艺术转型的过程性例案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4-90,共7页王小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宋隐逸群体的人格转型与文学创作研究"(09YJA751015)阶段性成果
李建勋乃南唐名相,其生活与创作经历了唐末、杨吴及南唐三个历史阶段。该时期江南地区渐成华夏"文物最盛处",其宽松富庶的政治经济环境既为士大夫群体培养优雅超逸的人格内涵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使南唐诗歌获得了由"唐型诗"向"宋型诗"渐...
关键词:南唐 李建勋 唐宋诗转型 
苏过诗歌创作中的隐逸情结及其成因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4期29-31,34,共4页王小兰 
两宋隐逸群体的人格转型与文学创作研究"(批准号:09YJA751015)阶段性成果
苏轼季子苏过,能以文学"世其家",故曰"小坡"。其《斜川集》中崇慕陶潜、表现隐逸志趣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比重。究其原因,首先是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作者坎坷困顿的人生经历使然,而苏轼在人格与诗艺两方面更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
关键词:苏过 诗歌 隐逸情结 成因 
宋初隐逸作家的人格变易与诗风追求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7-13,共7页王小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宋望族与文学"(06JA75011-44011)阶段性成果
宋初隐逸作家的诗歌创作,不仅为当代诗坛增添了许多雅逸脱俗的清超气息,其影响所及,甚至关系到两宋诗学精神的重构与再造。宋初隐风袭自晚唐五代,但随着隐士群体政治文化地位的不断改善,不仅隐君数量有增无减,以单纯出世为指向的乱世情...
关键词:宋初 隐逸作家 人格 诗风 
“咸通”以后诗风流变的多元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07年第5期111-116,共6页王小兰 
唐懿宗咸通以后,军阀割据,宦寺猖獗,朋党构祸,文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文人命运急剧恶化。在乱世政治文化的持久震荡下,诗人人格发生了多重蜕变,儒道精神与皇权意识丧失殆尽,追名逐利的仕宦人格与避乱出世的隐逸人格皆背"道"而驰。人...
关键词:唐末 文学生态 作家人格 诗风流变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生态研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87-92,共6页王小兰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的复盛,与中原文化第二次向南推移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杨吴、南唐及吴越政权的偏安与稳定,为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契机;九华山、西山、庐山、奉化、永嘉等地,相继成为隐逸作家聚集交流的胜地。由道士、...
关键词:晚唐五代 江浙 隐逸 文学生态 
出世人格的纯粹化与唐末隐逸诗人的艺术取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3-20,共8页王小兰 
唐末隐风的盛行是朝政紊乱、阉寺弄权、科举失衡以及战乱不休的苦难现实多重作用的结果;与前代隐君相比,以南国才俊为主体的唐末隐逸诗人群体,出世态度更为坚决。隐逸人格在与仕宦人格的分离中渐臻纯粹,而隐、仕作家群体之间广泛持久的...
关键词:唐末隐风 出世人格 隐逸诗风 
从《香奁》到《花间》——晚唐五代词体文学发展演变的艺术轨迹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王小兰 
相传为韩所作的《香奁集》 ,确属一部声情并茂的“声诗”选集 ;它的传世 ,为后人全面考察词体文学经历“声诗”阶段并逐渐演变为成熟的长短句的复杂过程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文本依据。本文通过对《香奁》诗和《云谣》《花间》词的综合考...
关键词:香奁集 声诗 词体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