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

作品数: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克氏原螯虾DHA轮虫CLARKIIPROCAMBARUS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淡水渔业》《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水产学报》《中国校医》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冬季温度刺激对克氏原螯虾繁育的影响被引量:13
《淡水渔业》2012年第2期93-96,共4页王庆 杨家新 匡腾蛟 朱欢喜 蒋琦辰 周国勤 周国平 朱银安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资助(Y2009-1)
通过加温刺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雌虾在冬季抱卵,并对卵及幼体在不同水温下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8 d的加温刺激,在26℃下陆续观察到有虾抱卵,18℃以下未观察到抱卵虾,但该水温能促进雌虾性腺发育。雌虾经加...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冬季 加温刺激 繁育 
饲料中非蛋白能源物质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0
《水产学报》2012年第3期473-480,共8页朱欢喜 蒋琦辰 杨江华 黄文婷 王庆 杨家新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资助(K2007-4);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103507)
在等蛋白质、等能量基础上,研究碳水化合物与脂类比例(CHO∶L)为10.75∶1、4.81∶1、2.66∶1、1.52∶1和0.87∶1的5组试验饲料对红螯光壳螯虾[初始体质量(1.72±0.01)g]相关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8周试验结果表明,CHO∶L比例为2...
关键词:红螯光壳螯虾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生长 生理 生化 
少女原发性痛经的自我防治
《中国校医》2008年第3期307-307,共1页王庆 
关键词:痛经 妇女保健服务 
蒜头藻脂肪酸在河蟹育苗过程中的传递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98-101,共4页唐晟凯 王庆 杨家新 
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资助项目(PJ2002-31PJ2003-33)
采用经蒜头藻(M onodus subterraneous)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以下简称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溞状幼体,并对不同密度轮虫的投喂效果以及蒜头藻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高度不饱和脂肪...
关键词:蒜头藻 轮虫 中华绒螯蟹 幼体 EPA DHA 
直链藻强化的轮虫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Ⅱ期与Ⅲ期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102-105,共4页王庆 唐晟凯 杨家新 
江苏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PJ2002-31PJ2003-33)
用直链藻强化培养的轮虫,其EPA和DHA含量显著增加,以强化72 h效果最佳,其EPA和DHA含量分别为10.36%和3.12%;用不同密度的强化轮虫培养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Ⅱ期与Ⅲ期(Z2与Z3),结果表明:轮虫密度为20 ind/mL时Z2的变态率与存活率分别为60...
关键词:中华绒螫蟹 HUFA EPA DHA 存活率 变态牢 轮虫 
蒜头藻强化轮虫及其对河蟹蚤状幼体生长的影响
《水利渔业》2005年第6期34-35,37,共3页唐晟凯 王庆 杨家新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更新项目赞助(PJ2002-31PJ2003-33)
驯化的蒜头藻经过培养可以达到一定的密度,其对轮虫种群增长的促进作用优于海水小球藻、酵母,用此轮虫以及海水小球藻、酵母强化的轮虫、蛋黄分别投喂中华绒螯蟹蚤状幼体Z1到Z2期,发现这4种饵料所喂养的蚤状幼体的存活率分别为59.5%、55...
关键词:蒜头藻 褶皱臂尾轮虫 蚤状幼体 蜕皮时间 存活率 
温度和培养基对蒜头藻生长的影响
《水利渔业》2005年第5期48-49,共2页王庆 唐晟凯 杨家新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更新项目赞助(PJ2002-31PJ2003-33)
用BG-11、HB-4和f/2培养基,温度25±1℃和28±1℃,分别对蒜头藻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蒜头藻在27±1℃下、BG-11培养基中生长最好,25 d后最高密度可达1.31×108ind/mL,相对生长常数为0.089。蒜头藻直接在f/2培养基中生长情况不理想,而通...
关键词:蒜头藻 培养基 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