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畅宇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青年言语行为虚拟社会网络失范哲学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理论》《大众文艺(学术版)》《理论视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信息时代的代际伦理与青年的代际义务被引量:2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8-24,共7页窦畅宇 肖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课题编号:13AZD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代际伦理关涉前后代人的关系,其基础是前后代人的差异性。信息化时代导致了人存在方式的变化,不同代人的信息化程度存在差异,代际关系随即发生变化。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青年人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物质回报,也因此拥有...
关键词:信息时代 代际伦理 青年代际义务 代际公正 代际平等 
青年的信息消费主义及信息文明引导被引量:3
《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2期39-44,68,共7页肖峰 窦畅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AZD095)
随着信息时代的消费活动向"信息消费"的转型,青年消费的普遍特征也发生着同样的转型,并成为信息消费的主体。青年的信息消费如果因过度扩张而失衡,就可能走向"信息消费主义",成为一种不利于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方式。基于信息...
关键词:信息消费 信息消费主义 青年 信息文明 
青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伦理导引被引量:7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24-29,共6页肖峰 窦畅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课题编号:13AZD0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青年在网络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是青年一般特征的网络映现,青年对新技术的热衷、青年的求新求变和理想主义等都在网络行为中有所体现。正如青年的特征具有二重性一样,其网络行为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意义,需要加以伦理导引。这种导引在...
关键词:青年 网络行为特征 伦理导引 
网络失范的哲学分析被引量:10
《理论视野》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肖峰 窦畅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AZD095);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ZDXMPY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失范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从价值论意义上是一种社会的"负能量";从本体论根源上是将"虚拟"与实在完全割裂;从认识论根源上是对网络语言功能的误解;从人性论根源上则是对"自由"的恶意理解和借助网络技术的不当追求。对网络失范的治...
关键词:网络失范 虚拟社会 言语行为 自由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学理论》2013年第15期34-35,共2页窦畅宇 
伟大的思想千古流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形成的背景、德性观的内涵,核心思想和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德性 
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追求幸福的实践中的作用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年第7期218-219,共2页窦畅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我们分析认识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则,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思考矛盾的同一性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批判形而上学错误有重要意义。幸福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人的生活追求也...
关键词:矛盾 同一性 幸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