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华

作品数:76被引量:48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法益犯罪构成犯罪客体刑事立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杂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标碰瓷”行为的刑法学思考——以互联网恶意投诉为分析对象被引量:3
《法学论坛》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童伟华 丛星 
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大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恶意投诉手段进行“商标碰瓷”的现象更加常见,“商标碰瓷”行为不仅具有民事行为的外观,在很多情况下还具有实质的违法性。“商标碰瓷”行为可阶段性地拆分为前置行为、本体行为和目的行为。...
关键词:商标碰瓷 互联网恶意投诉 前置行为 本体行为 目的行为 立法层面 司法层面 
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犯罪故意的认定被引量:4
《法学》2023年第3期66-82,共17页童伟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存疑有利被告人研究”(编号:20FFXB71)的阶段性成果。
尽管刑法规范具有二重性,但根据立法目的、法益保护方式及刑法机能、运行模式等,刑法首先是行为规范,其次才是裁判规范。基于裁判规范的属性、内容和运行机制,司法工作者根据事后认定的客观要件事实推定犯罪故意,容易忽视犯罪故意的内...
关键词:裁判规范 行为规范 犯罪故意 
邪教概念界定之法教义学路径被引量:1
《科学与无神论》2021年第5期68-74,共7页李凌旭 童伟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刑法规范二重性视域下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研究”(20FFXB071);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202006f01050063);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环巢湖生态文明公益诉讼研究”(SK2020A0460);巢湖学院2020年度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项目(KYQD-202012)的阶段性成果。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
关键词:邪教概念 法教义学 路径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法益厘清被引量:4
《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107-118,163,共13页任跃进 童伟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法规范二重性视阈下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研究”(20FFXB71);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刑法解释限度’之‘文字可能的含义’如何得以‘可能’”(Hyb2019-24)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虚拟财产已被《民法典》确认为新兴权利,《刑法》也应当部分承认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需要保护的法益。虚拟财产既是盗窃罪的财产法益,又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中的公共秩序法益,二者属于交叉型法条竞合关系,应根据数据的法...
关键词:虚拟财产 法益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既遂 占有 
正当防卫限度判断的路径修正与视角转换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04-111,共8页童伟华 王献英 
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难以成立的原因在于裁判者在进行裁判时以发生重大损害结果作为防卫过当的主要判断依据,同时其对于正当防卫的行为限度及结果限度的考查视角及判断路径存在倒置现象。对于正当防卫限度的判断应当遵循“行为-结果”进...
关键词:正当防卫 防卫限度 判断路径 防卫人视角 侵害人视角 
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实行行为之教义学反思与建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16-121,共6页李凌旭 童伟华 
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的实行行为是本罪犯罪构成中的重要要素,主要围绕"破坏""组织""利用"而引发争议。在传统的刑法注释学背景下,关于本罪之实行行为的认定有以目的犯理论为基底的单行为犯说、行为和结果混同说、手段行为...
关键词:组织、利用邪教组织 破坏法律实施 实行行为 
海洋刑法特性及其罪刑规范体系建构被引量:2
《刑法论丛》2018年第4期241-260,共20页童伟华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管辖海域刑事管辖权研究”(13YJA820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海洋刑法中的海上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与海洋具有天然关联或者因为发生在海洋而对其定罪量刑发生影响的犯罪。我国涉海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未注意到海洋刑法的特性与要求,将适用于陆地上的罪刑规范照搬适用于海洋,导致诸多问题。立法上应...
关键词:海洋刑法 海上犯罪 罪刑规范 
谨慎对待“捕诉合一”被引量:24
《东方法学》2018年第6期110-121,共12页童伟华 
"捕诉合一"是指刑事诉讼中由承办检察官承担同一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当前我国在理论和实务上存在着"捕诉合一"和"捕诉分离"之争,采取何种模式对我国检察制度和刑事诉讼制度都有重大影响。"捕诉合一"虽然也有提高办案效率等...
关键词:“捕诉合一” “捕诉分离” 正当程序原则 法律监督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视阈下管辖海域刑法空间效力被引量:10
《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5期140-159,共20页童伟华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管辖海域刑事管辖权研究"(13YJA820045)的研究成果
国家管辖海域关系到一国经济和国防安全,其法律地位不同于陆地,该区域的刑事管辖权是维护海洋权益和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建构适应各类海域特点的刑法空间效力制度。可以借鉴相关国家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领海及毗连...
关键词:管辖海域 刑法空间效力 海洋法公约 大陆架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犯罪化立法的回顾、反思与前瞻
《学术论坛》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徐海波 童伟华 
2017年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刑事不法内涵的多维面向--以犯罪化立法为视角”(Hyb2017-08).
改革开放40年来,1979年刑法、1997年刑法、单行刑法以及迄今为止通过的十个刑法修正案,彰显着我国刑事立法的进程稳步向前推进,这一进程也同时催生了大量犯罪化立法。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变迁,加强对现代法益的刑法保护,适度强化犯罪化立...
关键词:刑事立法 犯罪化 法益 刑事政策 行为背德性 改革开放40周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