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柏一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报告文学高校艺术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当代文学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文学》《文艺争鸣》《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应用写作》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雅俗共赏:近年来贺岁电影的美学追求
《电影文学》2011年第11期7-8,共2页胡柏一 
贺岁电影呈现出繁荣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态多样,追求既叫好又叫座。同时在电影大众化的追求方面也做出了相当的努力并显示出一定的成绩。本文以内地三年来的贺岁电影为视点,分析贺岁电影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指出在电影美学...
关键词:贺岁电影 多样化 大众化 美学 
谈演讲词结构线索的巧妙安排
《应用写作》2010年第9期37-39,共3页胡柏一 
演讲词的结构线索,是贯穿于演讲词全篇中的关键词或事件。它不仅是引导演讲进入话题并使话题深入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在作者构思演讲词时,结构线索就应该已经作为作者组织材料的一个思路,进而连缀起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成为构成...
关键词:结构线索 演讲词 组织材料 2010年 关键词 话题 作者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新趋向被引量: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胡柏一 王玮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报告文学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项目编号:2007037)
进入新世纪以来,报告文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报告文学理论与阵地建设获突破性进展,创作上更加趋于理性;"问题报告文学"开始向"学术体"转变,并将创作聚焦在"三农"问题,同时创作者们以开放的视野开发题材,使报告文学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
关键词:新世纪 报告文学 趋向 
报告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文艺争鸣》2008年第8期51-53,共3页胡柏一 
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报告文学发展。一方面,对报告文学的非议之声时有耳闻,报告文学在文学中的地位常被人质疑,不久前有人甚至预言报告文学将走向衰竭。可以说,这样的现实一直困扰着报告文学的发展;另...
关键词:报告文学 当代文学 关系问题 文学发展 文学因素 文学家 
东北女性文学的地域文化情结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122-124,共3页胡柏一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东北女性文学以东北文化为依托,以独特的审美视角观照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女性及其生活,书写她们的爱恨情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书写,表达了东北女性作家对生养她们的土地和哺育她们的文化的拳拳之心和眷...
关键词:东北文学 女性文学 地域文化 
致辞者身份差异与祝辞的语言色彩——谈“我与《新华文摘》征文颁奖会”祝辞的语言特点
《应用写作》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胡柏一 
祝辞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随着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公务活动密集度的增大,祝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在笔者的直觉中,祝辞常常是某种官样文章的代名词。但前不久,笔者读《新华文摘》时,看到了一组各具特色的祝辞,即“我与《...
关键词:《新华文摘》 语言色彩 颁奖会 语言特点 征文 致辞 应用文体 
吸纳百川 博采众长——谈报告文学语言的张力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06年第5期52-55,共4页胡柏一 
关键词:文学语言 博采众长 张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艺术表现形式 报告文学 文体自觉 当代文学史 
报告文学的底层意识与作家的文学自觉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44-46,共3页胡柏一 
关键词:报告文学 文学自觉精神 人文精神 艺术风格 
对当下东北地域文学、文化热潮的“误读”及其启示
《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151-154,共4页胡柏一 
当下的东北文化热对于东北地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热潮遮蔽下,艺术家对生活的“误读”、受众对艺术创作的“误读”,都对东北文化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在东北大地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总结和寻证“误读”的因由,...
关键词:东北文化 东北地域文学 审美意识 关东文明 
漫谈公文的语言美
《应用写作》2003年第12期14-16,共3页胡柏一 
如果说公文语言应当是简约而平实的,恐怕谁也不会有疑义。但要说公文语言应当是美的,也许不少人会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公文语言的美与简约、平实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公文语言应是在简约和平实基础上的精美语言,是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
关键词:公文 语言 应用性 修辞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