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建民

作品数:59被引量:29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EDXRF故宫博物院胎体青瓷宋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建筑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古建园林技术》《故宫博物院院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龙泉黑胎青瓷的原料及工艺研究被引量:7
《博物院》2019年第4期6-16,共11页段鸿莺 郑建明 王光尧 徐军 苗建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2051);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KT2011-12)资助
为揭示龙泉哥窑黑胎青瓷的原料及烧制工艺,以龙泉溪口瓦窑垟和小梅瓦窑路窑址出土黑胎青瓷瓷片为分析对象,进行胎釉元素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温度、釉色外观等测试分析,对比总结了两窑址瓷片原料、制作工艺的异同点。基于此,推测文献记...
关键词:黑胎青瓷 龙泉哥窑 原料 制作工艺 
清凉寺汝官窑青瓷釉料的科技探讨被引量:1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年第4期54-62,共9页丁银忠 李合 孙新民 陈铁梅 苗建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702054)%故宫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课题(KT2012-9)
汝窑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首,在我国青瓷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汝窑青瓷以天青釉、玉质感、冰裂纹开片、满釉芝麻状支钉等特点闻名于世,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特别是被明、清朝皇室收藏并视为至宝....
关键词:清凉寺窑 汝官窑 民汝窑 青瓷釉 工艺 
清凉寺汝官窑青瓷釉料的科技探讨被引量:3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7年第4期54-62,共9页丁银忠 李合 孙新民 陈铁梅 苗建民 
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51702054);故宫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课题(KT2012-9)资助
汝窑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首,在我国青瓷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汝窑青瓷以天青釉、玉质感、冰裂纹开片、满釉芝麻状支钉等特点闻名于世,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特别是被明、清朝皇室收藏并视为至宝...
关键词:清凉寺窑 汝官窑 民汝窑 青瓷釉 工艺 
紫砂器呈色机理的研究——原料和烧成温度的影响规律
《江苏陶瓷》2017年第4期23-27,30,共6页侯佳钰 于富春 许建生 李合 苗建民 
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光光度计、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等测试技术,对不同种类紫砂原料和烧制试片进行分析,以探究原料及烧成温度对紫砂器呈色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Fe_2O_3是紫砂器重要的呈色氧化物,其含量的高低、矿物存在形式的不同...
关键词:紫砂 颜色 FE2O3 呈色机理 
宜兴黄龙山紫砂原料特征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陶瓷学报》2016年第4期394-399,共6页侯佳钰 康葆强 严建华 苗建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202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2048)
采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对采自于宜兴黄龙山、宜兴张渚及安徽省广德县的紫泥类原料进行分析,探究黄龙山紫泥类原料与其他地区原料的共性与特性。结果发现:三地紫泥类原料Al_2O_3和Fe_2O_3含量较高,属于Si O_2-Al...
关键词:紫砂原料 化学成分 物相组成 岩相分析 
热膨胀法判定古代琉璃构件胎体烧成温度的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5
《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221-224,共4页丁银忠 侯佳钰 苗建民 
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古代建筑琉璃构件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2006BAK31B02)的资助
古代琉璃构件胎体烧成温度是其烧制工艺的重要参数之一,提高烧成温度测量精确度对古代琉璃构件科技内涵的揭示以及科技保护方法的建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门头沟古都国华琉璃瓦厂的琉璃坯体为研究对象,将坯体在实验电炉中按照特定...
关键词:热膨胀法 琉璃构件 模拟实验 胎体烧成温度 
宋代汝官窑釉面冰裂纹的特征观察及机理探析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225-230,共6页贾翠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宋代青瓷纹片釉技术研究"(课题编号KT2013-20)的资助
本文以河南汝州宝丰清凉寺出土的宋代汝官窑瓷片釉面冰裂纹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汝官窑瓷片釉面进行元素分析、表观形貌及显微结构观察。通过对冰裂纹釉与直...
关键词:汝官窑青瓷 冰裂纹 直裂纹 形成机理 
北京地区明清建筑琉璃构件制作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故宫学刊》2015年第1期159-169,共11页丁银忠 李合 康葆强 陈铁梅 苗建民 
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古代建筑琉璃构件保护技术及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课题编号:2006BAK31B02资助
古代建筑琉璃构件作为中国陶瓷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体现了古代匠人们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并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本文拟通过文献阅读、窑址考察和科技分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并阐述北京门头沟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琉...
关键词:北京地区 明清建筑琉璃构件 制作工艺 科技内涵 
钧瓷釉与乳光、窑变及结构色被引量:20
《中国陶瓷》2015年第5期1-8 13,13,共9页王芬 杨长安 苗建民 侯佳钰 林营 朱建锋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5123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2153);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课题(20120218)
对于蓝青系列钧瓷釉的呈色机理,中外研究者有多种解释,但莫衷一是的是,其究竟是结构呈色-抑或"乳光蓝色"还是化学着色。本文从结构色、乳光的内涵、钧瓷釉中可能存在的结构色类型分析,结合解析钧釉中存在的化学元素着色方式以及基础实...
关键词:钧瓷釉 乳光 窑变 结构色 化学色 
氧化铁及分相结构对钧窑蓝色系釉的呈色作用被引量:5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年第2期6-12,共7页侯佳钰 Trinitat Pradell 苗建民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120218)
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之一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为了探讨釉层呈乳光蓝色及其深浅的原因,利用聚焦离子束、场发射扫描电镜(配备EDS)、高分辨率透射电镜(配备EDS)、穆斯堡尔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7片出土于河...
关键词:钧窑 呈色机理 氧化铁 液相分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