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生

作品数:14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操作性定义社会治理社会残疾人事业农村残疾人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学评论》《新华文摘》《统计与决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根本属性与操作性定义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年第8期114-125,共12页陈玉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治理现代化,但现实中人们对“社会治理是什么”缺乏共识且专门研究较少。本文对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根本属性和操作性定义进行理论研究,发现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形态可概括为“对社会的治理”“通过社会的治理”...
关键词:为了社会 过渡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环节 
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根本属性与操作性定义
《新华文摘》2023年第14期22-24,共3页陈玉生 
本文从历史实践、根本属性和操作性定义三个层面阐述“社会治理”,旨在建构能用于描述和分析历史经验现象,能指导理论分析和实践实务的操作性概念。一、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及其理论探究本文考察了国外社会治理历史实践与...
关键词:操作性定义 实践模式 社会治理模式 根本属性 理论探究 实践与理论 两种模式 治理 
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根本属性与操作性定义被引量:9
《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2期5-25,共21页陈玉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治理现代化,但现实中人们对“社会治理是什么”缺乏共识且专门研究较少。本文对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根本属性和操作性定义进行理论研究,发现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形态可概括为“对社会的治理”“通过社会的治理”...
关键词:为了社会 过渡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环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农户家庭联结被引量:4
《中国农村观察》2023年第2期165-184,共20页陈玉生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研究”(编号:2019-01-07-00-02-E00047);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的成果。
本文在“农地视角”的基础上叠加“农户视角”,建立家庭联结和户际关系两大理论范畴,以此研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户家庭联结现象及其变革。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受农户家庭联结形态的影响,农户家庭联结...
关键词:土地制度 农户家庭联结 户际关系 “三权分置” 家庭联结合约制 
社会科学中的创新发现与对标研究被引量:1
《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16-29,共14页陈玉生 
如何研究社会世界,是哲学认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议题,国内外学界对此争论不休,需要凝聚共识。社会科学统一于“社会世界的创新发现”,包括有关社会世界“是什么”的本体创新、“为什么”的解释创新、“怎么办”的技术创新。社会...
关键词:社会科学 创新发现 本体创新 对标研究 
过渡社会:“民—群”视角下的翟城村百年社会变迁研究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67-180,共14页陈玉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乡村变革研究:翟城村百年变迁”(20FSHB028)。
将涂尔干心理主义视角下的现代化导致社会失范或政治动乱的观点安置于"变在论"等理论中检讨后阐明:社会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即"过渡社会"是常态现象;过渡社会蕴含着变在文化和过渡制度,而不必然导致社会失范。随后,将翟城村百年...
关键词:过渡社会 民力 “民—群”视角 社会动员 “变在”逻辑 
细事细治——基层网格化中的科层化精细治理与社会修复被引量:38
《公共行政评论》2021年第1期74-94,219,220,共23页陈玉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6ZDA07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度广州市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广州市社会治理大数据开发应用研究”(2017GZJD11)。
【问题】国家治理体系的落地需要微观治理机制的完善。网格化是近些年发展出的一种重要基层治理机制。然而,谁在治理,怎样治理,治理什么?网格化治理体现了什么样的治理逻辑,又有何种后果?这些问题在文献中并没有系统答案。【方法】本文...
关键词:基层治理 简约治理 科层化精细治理 社会修复 网格化服务管理 
珠三角“代耕农”群体的生计与困境——基于341户“代耕农”的田野调查被引量:4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78-86,共9页陈忱 向安强 陈玉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珠三角农业人口流动过程中代耕农与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2010brk006);广州市服务型政府基地研究成果
"代耕农"是珠三角农村地区一类特殊的外来群体。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代耕农"为广东农业发展贡献了许多力量,然而其本身的发展却受到经济转型与多方因素的制约。究竟"代耕农"群体生计状况是怎样的?导致他们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代耕农” 生计 困境 结构性限制 
“创新”逻辑下的中国国家治理:进程、模式及其有效性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3期178-184,共7页陈玉生 张开云 
国家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社会组织枢纽型管理与服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亚贫困问题与相关社会政策调整研究"[项目编号:11CSH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以林尚立、周雪光、冯仕政、蔡禾等学者有关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基础,将中国国家治理理解安置于现代化进程中,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进程、模式和有效性等,论证创新逻辑才是理解中国国家治理历史实践、模式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国国家治理 赶超型现代化 有效性 创新逻辑 
“人文科学”知识的技术实现与德性规范——韦伯人文科学学说分析被引量:2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11-116,共6页陈玉生 
韦伯以世界去魅作为人文科学的基本处境,使得科学活动既要面对科学合法性和真理性问题,又要面对人格自由和价值自由问题。韦伯人文科学学说可分为四个步骤来理解:基于先验前提确立文化现象,基于文化意义和科学兴趣确立研究对象和理想类...
关键词:人文科学 价值中立 文化现象 科学兴趣 理想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