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霞

作品数:65被引量:4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道德遗传学自然选择休谟柯林斯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导报》《科学文化评论》《科学》《伦理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感:道德领域的无形之手被引量:1
《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陈蓉霞 
陈蓉霞教授生前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于2014年6月7日在上海病逝,享年53岁。在科学哲学界,陈蓉霞向来被公认为是才女子,对知识的渴求主导了她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直面癌症的威胁,生活、教学与探究的热情未曾...
关键词:无形之手 道德 情感 哲学系 法学院 陈蓉 哲学界 上海 
科学与常识:如何走向渐行渐远被引量:2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94-108,159,共15页陈蓉霞 
纵观科学史会发现,科学理论与常识之间的关系走过的是一个渐行渐远以至分道扬镳的历程。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以常识为基础;哥白尼和伽利略的理论则表现出与经验常识的背离;牛顿发明科学概念,不过这些概念依然烙有常识的痕迹;爱因斯坦的研...
关键词:科学理论 经验常识 哥白尼 伽利略 牛顿 爱因斯坦 
以豁达之心赏夕阳之美
《社会学家茶座》2012年第4期28-30,共3页陈蓉霞 
《三丁目的夕阳》在日本是一部爆有人气的电影,自推出至今,已连续拍摄三集。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笔者有幸观看了第三集。因为极其喜欢,故从网上又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电影叙述的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年代,发生于东京几...
关键词:夕阳 日本经济 汽车修理 铃木汽车公司 公司名称 汽车行业 电影 普通人 
大脑、心智与意图——大脑如何运作
《科学文化评论》2012年第6期118-125,共8页陈蓉霞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扫描技术在神经生理学中的运用,对于大脑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证据,因此而打破了许多传统观念。《心智的构建》一书即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作。本文不仅介绍该书重要的论点,如大脑与心智的区别、意图与自我的确立、贝...
关键词:大脑 心智 意图 模型 智力 
温州人给世人惊鸿一瞥
《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4期119-121,共3页陈蓉霞 
“7·23”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发生之后,温州人的行为获得舆论普遍好评。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温州人迅速自发投入抢救行动,有到现场直接救人的:也有用私家车送受害者去医院或者为受害者家属提供交通便利的;出租车司机免费为受害者...
关键词:温州人 特大事故 人的行为 出租车司机 受害者 交通便利 死亡人数 私家车 
上海话有断流之虞
《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3期93-96,共4页陈蓉霞 
在首届中国达人秀中脱颖而出的小选手张冯喜,因其用冷面滑稽的腔调模仿周立波而人气暴涨。小小年纪的她,居然能说一口地道的沪语,正如她在台上所说,如今小学生会讲普通话不稀奇,会讲上海话才稀奇呢。此言不差。有鉴于此,据媒体报...
关键词:上海话 断流 媒体报道 学生会 周立波 普通话 
伽利略的实验:主题先行
《哲学分析》2011年第3期129-137,198-199,共9页陈蓉霞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后人留下了若干难题;正是这些难题,不仅激发了中世纪学者的研究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伽利略的出场提供了契机;伽利略的实验在经典物理学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这种实验的意义却是重在验证而...
关键词: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常识 经典物理 量子物理 
“中性化”现象之我见
《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陈蓉霞 
海派清口的创立者周立波有这样一个段子:有了李宇春,做父母的才知道,生男生女一个样。在此周立波点出的是当今社会风行的中性化现象。其实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普世潮流了。为众多粉丝所追捧的日韩电视剧或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大多不再具...
关键词:中性化 男主人公 阴柔之美 周立波 李宇春 创立者 电视剧 海派 
日本文化的童年特征
《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陈蓉霞 
影片《日本沉没》曾经让不少观众震撼。记得当初看完影片后的第一个念头即是,我们是否也能拍出一部《中国沉没》这样的影片?估计不可能。我们要拍也只能拍《大国崛起》这样的题材。公认的观点是,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多的却是...
关键词:日本文化 童年 大国崛起 资源匮乏 突发灾害 鲜明对比 影片 沉没 
对因果律及其偶然性的哲学反思被引量:3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17-126,共10页陈蓉霞 
牛顿力学的成功,确立了这样一个信念,因果性等同于必然性,也等同于确定性。休谟尽管质疑因果律背后的逻辑基础,但并不怀疑因果律与必然性的对应。此后,偶然性被排除在因果律之外,因为它代表原因不明,结果不定。就原因引出结果而言,偶然...
关键词:偶然 必然 自然选择 因果律 确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