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

作品数:12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职院校书法课教学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审美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读天下》《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大众商务》《科学与财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高职院校色彩构成课程的几点思考
《大众商务》2020年第8期164-164,167,共2页刘维 
色彩构成作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各个行业发展要求,如何提升《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
关键词:色彩构成 艺术设计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初探——以新疆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33-35,37,共4页刘维 
中国职教学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联合立项课题“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研究”——以新疆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DGW1516AMY00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加强新疆地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探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新疆职业院校 审美和人文素养 途径 
《浪淘沙·北戴河》赏析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刘维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以雄浑大气而经久流传,本词以北戴河壮美的海景为依托,以对比、想象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代枭雄曹操的文才武略,展现了古今社会的新旧对比,抒发了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和憧憬未来的美好心愿。
关键词:毛泽东 诗词赏析 浪淘沙·北戴河 
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初探——以新疆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读天下》2016年第20期202-203,共2页刘维 
中国职教学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联合立项课题《职业院校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研究——以新疆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项目编号:DGW1516AMY00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加强新疆地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探索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途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新疆职业院校 提升 审美和人文素养 途径 
又逢春暖花开 难以忘记你容颜——《题都城南庄》赏析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刘维 
《题都城南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七言诗,作者主要以对比的写作手法和别具一格的情节安排,使这首诗意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情感真挚,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关键词:对比 映衬 意象鲜明 
人鬼情未了——跨越千年的爱情绝唱——记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71-72,共2页刘维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诗词大家。他的诗词创作大气、豪放亦不失婉约阴柔。宋治平二年(1065)五月,苏轼结发十年的妻子去世,悲痛之余,他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本词形式新颖,创作手法虚实相结合、亦真亦幻...
关键词:苏轼 悼亡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 赏析 
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3-34,共2页刘维 
色彩课程是目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在不同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色彩学课程的吸引力,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色彩学教育的现状,从色彩学...
关键词:色彩学 教学 问题 对策 
提升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对策被引量:1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29-30,共2页刘维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高职院校教学更好地开展书法教学,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增进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职院校 书法课教学 现状 思路与对策 
一红一白的奇幻世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色彩的极致运用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刘维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一诗,在其所有诗词作品中风格、意境当推上品,特别是其对色彩大气自如的运用,令世人惊叹不已。本诗中"一红一白"的绝妙色彩搭配与浪漫凄美的传说故事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使本诗超越了其本身而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
关键词:《七律·答友人》 色彩运用 
灵秀飘逸 筋骨犹存——“曹全碑”赏析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63-64,共2页刘维 
汉碑作为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活化石,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明代出土的《曹全碑》书写严谨、法度森严、灵秀飘逸、筋骨内存,被公认为是汉碑的代表,受到了历代书家的一致青睐。
关键词:汉碑 隶书 飘逸 灵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