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波

作品数:75被引量:1229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增生杂岩浅变质岩苏鲁造山带缝合带晚古生代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中国地质》《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东北地区张广才岭中生代岩浆岩的性质与构造意义被引量:1
《世界地质》2024年第3期336-352,共17页李成强 周建波 王红燕 陈卓 李功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23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302236)。
通过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中国东北张广才岭地区在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66~234 Ma),受黑龙江洋的西向俯冲影响,发育Ⅰ型花岗岩;②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24~194 Ma),黑龙江洋...
关键词:花岗岩 岩浆期次 构造体制转换 古太平洋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张广才岭 
北方造山带东段聚合过程及其对东北亚三大构造域时空转换的启示被引量: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11期2682-2686,共5页周建波 陈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30303、41888101)资助。
北方造山带东段发育由蛇绿岩、高压蓝片岩、增生杂岩等组成的五大缝合带,它们记录了额尔古纳、兴安、松辽、佳木斯及那丹哈达地体之间增生-拼贴的关键信息,并对东北亚古亚洲、古太平洋与蒙古-鄂霍茨克三大构造域时空转换与机制提供了新...
关键词:构造域 时空转换 古太平洋 增生杂岩 额尔古纳 造山带 缝合带 蛇绿岩 
黑龙江佳木斯地块南端及邻区深部三维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1期4383-4393,共11页杨振 梁宏达 高锐 毕昊 周建波 辛中华 鲁安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4099,4159086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3);珠江人才计划项目(2017ZT07Z066);区域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调查工程(0105,DD20221638)联合资助.
佳木斯地块及邻区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的东部,由于受到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和牡丹江洋闭合的影响,该地区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为了揭示该区深部电性结构,探讨其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我们采用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南端 完达山地体 大地电磁 岩石圈电性结构 软流圈物质上涌 
吉黑东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来自佳木斯-兴凯地块的双增生杂岩及岛弧岩浆岩带的制约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2年第9期2743-2761,共19页李功宇 周建波 李皓东 陈卓 王红燕 王斌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1730210、42230303)资助.
佳木斯-兴凯地块是吉黑东部地区至关重要的地质组成单元,其东缘和西缘分别平行对称分布着两条晚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带和中生代增生杂岩带,它们是古亚洲洋闭合向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地质记录。本文对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
关键词:吉黑东部 晚古生代 古大洋构造体制转换 佳木斯-兴凯地块 双带双弧结构 
跃进山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及其构造演化意义被引量:7
《岩石学报》2022年第8期2489-2509,共21页韩伟 冯志强 刘永江 周建波 李小玉 张铁安 范修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30305、42072230、41602235、42002227);博士后基金项目(2019M661060);泰山学者计划(ts20190918);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计划(19-3-2-19-zhc);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5ASKJ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60130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802)联合资助。
那丹哈达地体是中国境内唯一保存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直接记录,包括跃进山杂岩和饶河增生杂岩。跃进山杂岩出露于那丹哈达地体的西缘,属于地体早期阶段的增生产物,对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增生历史以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泛大洋...
关键词:那丹哈达地体 跃进山杂岩 古太平洋板块 增生杂岩 构造域转换 
山东省四期A型花岗岩类及其对大地构造演化的启示被引量:6
《华北地质》2022年第2期1-17,50,共18页王斌 宋明春 周建波 丁正江 鲍中义 吕军阳 王珊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胶东深部金矿断裂控矿机理”(U2006201)。
多阶段地质构造过程和多重地球动力学背景,导致了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的复杂历程。自中太古代以来山东地区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类分布广泛、演化序列清楚、形成时代多样,为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基础。本文研究了山东省新太...
关键词:山东省 A型花岗岩类 构造演化 拉张环境 
南天山—北山—索伦—长春缝合带的性质与演化被引量:18
《地质论评》2022年第3期797-816,共20页李皓东 周建波 李功宇 王斌 陈卓 王红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730210)的成果。
南天山—北山—索伦—长春缝合带作为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位置,其形成与演化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中亚造山带相关研究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对于该缝合带形成时代以及俯冲极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中亚造山带的增生与演化历史,为古亚洲洋构...
关键词:中亚造山带 南天山—北山—索伦—长春缝合带 分段演化 俯冲极性 构造域转换 
吉中早中生代高镁安山岩:性质与意义
《地质学报》2022年第5期1803-1814,共12页王红燕 周建波 李功宇 王斌 李皓东 陈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30210)资助成果。
高镁安山岩主要产出于板块会聚边缘的大洋俯冲消减带岛弧环境,是岛弧岩浆作用的代表性产物,研究其相关构造属性,对示踪板块俯冲时限、俯冲带构造背景、大洋俯冲作用过程中岩石圈地幔演化等方面至关重要。长春-延吉缝合带位于佳木斯-兴...
关键词:高镁安山岩 锆石U-PB年龄 陆缘岛弧 中三叠世 长春-延吉缝合带 
增生杂岩:从大洋俯冲到大陆深俯冲的地质记录被引量:1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年第12期1709-1726,共18页周建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30210)资助。
增生杂岩形成于洋-陆过渡带的海沟和岛弧之间,一般称其为俯冲带混杂岩.增生楔的结构、组成和形成过程客观记录了大洋盆地演化、洋-陆物质循环以及大陆地壳增生历史等多种信息,被视为研究板块起源和大陆生长的窗口.增生杂岩以块体-基质...
关键词:增生杂岩 大洋俯冲 大陆俯冲 构造刮削 增生造山带 碰撞造山带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构造演化被引量:4
《岩石学报》2020年第6期1719-1730,共12页李功宇 周建波 李龙 王红燕 
科技部深地专项(2017YFC060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30210)联合资助。
佳木斯地块位于中国东北微陆块群的最东缘,其东缘地区晚古生代的岩浆和沉积演变进程为欧亚大陆东缘由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构造环境的转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佳木斯地块东缘中泥盆世黑台组砂岩,形成于被动陆缘的...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 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转化 晚古生代 欧亚大陆东缘 蒙古-鄂霍茨克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