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庆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卵巢肿瘤子宫肿瘤卵巢癌恶性肿瘤病人卵巢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肿瘤学杂志》《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辽宁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50岁以上妇女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F003-F003,F004,共2页卜大伟 常文庆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 生殖器肿瘤 女性 
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人乳头瘤病毒、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测定被引量:4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年第10期629-629,I020,共2页武昕 高兴华 常文庆 王雅坤 
外阴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为探讨HPV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HPV的6,11,16,18型DNA,HPV的1...
关键词:外阴 尖锐湿疣 HPV P53基因 BCL-2基因 PCNA 
结肠癌单克隆抗体SC13A在鉴别卵巢癌系原发抑继发的作用
《中国肿瘤临床》1997年第8期599-601,共3页宋和存 郭毅 常文庆 刘民培 
辽宁省科委基金
作者以可识别人结肠癌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SC13A为探针,对卵巢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进行免疫组化研究(SP法)。试图区别卵巢原发、继发肿瘤间是否存在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探讨其在鉴别卵巢原发与继发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呆是原发恶...
关键词:卵巢肿瘤 单克隆抗体 结肠癌相关抗原 诊断 
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年第4期226-228,共3页王亚军 常文庆 卜大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于外阴、阴道,宫颈的黑色素瘤分别为4例、9例、2例。11例行手术...
关键词:黑色素瘤 女生殖器肿瘤 综合疗法 
子宫内膜癌变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年第4期215-216,共2页隋丽 常文庆 王亚军 徐彦屏 高俊峰 刘冬娟 
子宫内膜癌变的形态计量学研究隋丽①常文庆①王亚军①徐彦屏②高俊峰②刘冬娟②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就其形态学特点来说,有其连续性和渐近性〔1〕,许多超微结构的研究,都试图比较内膜腺癌细胞与其相应的起源细胞超微结构上的异同...
关键词:子宫内膜 腺细胞 癌变 形态计量学 
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识别卵巢转移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33-434,共2页郭毅 宋和存 常文庆 
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识别卵巢转移癌的免疫组化研究郭毅,宋和存,常文庆(沈阳第一临床学院妇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卵巢肿瘤;转移癌;单克隆抗体卵巢腺癌与结肠腺癌存在共同抗原,Mab-SC13A为用人新鲜大肠癌实...
关键词:卵巢肿瘤 转移癌 单克隆抗体 大肠癌 
子宫内膜增殖期、增生症、腺癌的超微结构及立体形态计量学研究被引量:1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74-76,共3页隋丽 常文庆 王亚军 刘冬娟 徐彦平 
对子宫内膜增殖期、增生症及Ⅰ~Ⅱ级分化腺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及立体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内膜腺癌细胞超微结构主要变化特点在细胞核,可见核小体、假包涵体及染色质间颗粒。立体形态计量学研究能更精确、客观地反映内膜腺细胞的变...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肿瘤 超微结构 形态计量 
残留卵巢癌58例分析被引量: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75-76,共2页何秀琴 常文庆 杨立新 王玉霞 
残留卵巢癌58例分析何秀琴,常文庆,杨立新王玉霞(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科)(沈阳市于洪区医院妇科)关键词卵巢癌残留卵巢癌即发生在第一次手术后保留的卵巢或部分卵巢组织的癌,本文报道58例残留卵巢癌,分析其临床及病...
关键词:卵巢肿瘤 残留癌 再手术 手术后 病理类型 
Port-A-Cath系统腹腔置入3例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S1期198-199,共2页常文庆 何秀芹 方素云 王亚军 
1978年Dedcick等阐明了腹腔内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接着又研制出对卵巢癌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CODP。近年Port-A-Cath装置的问世,使腹腔化疗可在长时间内反复进行。
关键词:卵巢癌 化疗 port-A-Cath装置 
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的特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S1期87-89,共3页常文庆 何秀琴 杨立新 李元元 
本文分析200例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其中Ⅰ型135例(67.5%),Ⅱ型65例(32.5%)。两种类型在代谢紊乱及雌激素等典型表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种类型子宫内膜癌在肌层浸润、分化程度、转移、分期、五年生存率等项均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Bokhman分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