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宁

作品数:34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影像视觉文化语境视觉文化电影视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周刊》《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华月报》《艺术与设计(理论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霍廷霄电影美术:形式风格与文化密码
《当代电影》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张斌宁 
本文从电影美术的创作特性入手,通过文本分析归纳出霍廷霄电影美术形式风格的一般特征,即作为审美基调的现实主义,作为审美趣味的形式感,以及对“大美术-全视觉”理念的贯彻。本文认为霍廷霄对自然之道的敬畏,对文化秩序的期盼及其对传...
关键词:霍廷霄 电影美术 现实主义 形式感 大美术-全视觉 
隐约可见的作者策略——韩延导演研究被引量:6
《当代电影》2023年第9期33-40,共8页张斌宁 
本文从作者策略的同心圆比喻出发,围绕韩延以轻松形式处理严肃题材这一创作特征,从作品主旨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倒溯其形式风格和技巧惯例,力图勾勒出一位青年导演在当下电影工业语境中的文本特征、形式贡献与创作得失。
关键词:韩延 导演研究 作者策略 
一种新感觉:江南电影、当代意蕴与中国电影学派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张斌宁 
文章从“杭州新浪潮”的电影现象出发,以凝滞的时间感和以视点的空间位移为主要特征,再结合传统江南电影中的废墟美学意象,对构建江南电影的当代意蕴做了初步尝试,并暗示了它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资源的一种可能。
关键词:江南电影 春江水暖 杭州新浪潮 中国电影学派 
构筑视觉江湖:作为电影造型空间的客栈及其文化想象
《当代电影》2021年第5期60-66,共7页张斌宁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BC04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从中国电影空间造型的传统核心概念"支点"出发,就客栈这一武侠电影的标志性场景给予分析,探讨作为电影造型空间的客栈的设计思路和技巧,尝试从电影美术角度给客栈这种银幕上的"视觉江湖"符号提供一种技术性的解析并阐释其文化想象。
关键词:电影造型空间 支点 武侠电影 客栈 
一种新神话:《磨坊与十字架》中的跨媒介图像再现研究
《美术研究》2020年第5期118-120,共3页张斌宁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BC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艺术家传记片《磨坊与十字架》为对象,从跨媒介角度探讨不同介质间的图像再现问题。文章认为用电影语言转译绘画语言,亦即利用电影媒介对绘画媒介进行改写,也是用数字美学对传统美学的修正,是用电影媒介"通俗性"对绘画媒介"高雅性...
关键词:图像再现 跨媒介 磨坊与十字架 老彼得·勃鲁盖尔 
以“家国”的名义: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中的伦理冲突与文化结构
《当代电影》2020年第8期130-134,共5页贺雪飞 张斌宁 
新世纪以来华语电影故事中所展示的伦理冲突主要体现在个体欲望与传统德性的斡旋博弈、父母子女间的亲情羁绊,以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民族心理结构与家国同构意识形态上。这三重特征均以家庭以及由此升华的家国概念为核心,围绕身份...
关键词:华语电影 伦理冲突 家国同构 
《南方车站的聚会》——一次黑色电影风格的在地化实践被引量:4
《当代电影》2020年第1期9-12,F0002,共5页张斌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6BC042)的阶段性成果
刁亦男导演的新作《南方车站的聚会》(以下简称《南方车站》)延续了前作《白日焰火》的黑色主题与宿命色彩,(1)角色的社会身份较之前更加边缘化,更少生命的希望和对于未来的把控。故事得以展开的场景也从城市空间向城中村和城郊结合地...
关键词:黑色电影 主题诉求 在地化 空间隐喻 城中村 鱼龙混杂 
性别之外 专注聆听——回望第四代女性导演群体
《当代电影》2019年第7期10-17,共8页张斌宁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BC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学术界,任何时候,只要谈起第四代女性导演,必然会提及《人·鬼·情》和戴锦华关于它的“女性电影”定论,而黄蜀芹也成为这个群体的“天然”代表。笔者认为,对一个虽然有着相近专业教育背景,但个体经验殊异其趣的代际创作群体而言,“...
关键词:第四代女性导演 女性电影 黄蜀芹 张暖忻 王好为 鲍芝芳 王君正 史蜀君 广春兰 
作为画布的银幕——《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创作探析被引量:1
《当代动画》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张斌宁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6BC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由PAWS系统,堪称另类的艺术家传记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利用转描技术(Rotoscop)将梵高的作品"动画化"(animationgprocess),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但在叙事方面,本片表现比较平庸。通过对影片视觉构造和立意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梵高 动画化 艺术家传记 
穿越“克劳德镜”的反思话语——读周安华著《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
《剧影月报》2018年第1期25-26,共2页张斌宁 
在今天这样一个被人们戏称为后后现代的碎片化世界里,谈论现代性是否仍有意义?这是我打开周安华新著《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12月版)时蹦出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即亚洲新电影“新”之何在?先说第二个问题。...
关键词:中国电影出版社 亚洲电影 现代性研究 话语 社会文化 风俗习惯 东南亚 碎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