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芳

作品数:17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学视野人类学苗族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文化内涵及功能分析被引量:3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1年第1期249-260,共12页彭雪芳 
中国社科院A类创新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8MZSCA00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与创新转化研究”(19AMZ015);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20VMZ001)阶段性成果。
历史悠久的苗族独木龙舟节集苗族的祭祀、婚姻、服饰、歌舞、饮食文化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功能。独木龙舟节的传承状况较好,是当地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民间节日。独木龙舟节的连续举办充分体现了苗族的文化自信心及保护传承非...
关键词:独木龙舟节 苗族文化 非遗传承 
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被引量:3
《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9-26,共8页彭雪芳 
中国社科院A类创新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批准号:2018MZSCA001)。
少数民族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高度重视,采取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民族地区贯彻实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
关键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人类学视野下的冲绳文化探究被引量:1
《世界民族》2018年第6期52-61,共10页彭雪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海外民族志研究"及"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成果之一
冲绳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不仅使它成为全球关注的军事基地,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使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研究基地,多维度地观察和了解冲绳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冲绳复杂曲折的社会历史变迁对冲绳文化...
关键词:海外民族志 田野书写 影响冲绳文化的因素 冲绳文化复兴 
美国苗族移民的社会适应与文化传承被引量:4
《世界民族》2017年第2期57-66,共10页彭雪芳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移民成为普遍现象。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东南亚苗族以难民身份迁徙到美国。苗族移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背景使他们难以适应美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苗族移民在美国遇到了各种各样...
关键词:美国苗族 社会适应 生存发展 教育 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状况分析与对策——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被引量:7
《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135-141,共7页彭雪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子项目<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社会调查>)(13@ZH0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在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中,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略显不够。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
关键词:民族地区 留守儿童 台江 状况分析 对策 
苗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被引量:6
《青海民族研究》2015年第4期84-88,共5页彭雪芳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研究>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江苗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台江苗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意大利举办首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议
《世界民族》2014年第5期110-110,共1页彭雪芳 
2013年12月9日一14日,应意大利米兰一比可卡大学(UniversityofMilano—Bicocca)校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梅萨(MariaCristinaMessa)教授及著名人类学家马力罗(RobertoMalighetti)教授的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
关键词:中国人类学 民族学会 意大利 学术报告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被引量:1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36-41,共6页彭雪芳 
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阶段成果
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现阶段"非遗"研究缺少理论支持的背景下,人类学独特的学科视角和方法论为构建"非遗"研究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参与观察贵州省台江县官...
关键词: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姊妹节 
北美印第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帕瓦仪式
《世界民族》2013年第6期36-45,共10页彭雪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帕瓦仪式是北美印第安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音乐、鼓及服饰是帕瓦仪式的四大要素。本文通过在加拿大的实地观察,描述帕瓦仪式的过程,分析帕瓦仪式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从中可了解到北美印第安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
关键词:帕瓦仪式 北美印第安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加拿大土著同化教育的兴衰——以布鲁奎尔斯印第安寄宿制学校为例被引量:2
《民族学刊》2012年第1期76-82,96,共7页彭雪芳 
历史上,开办寄宿制学校是加拿大政府对土著人实施同化教育的途径之一。布鲁奎尔斯印第安寄宿制学校的历史变迁为了解加拿大土著教育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窗口。透过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状况及联邦政府对土著教育采取同化、隔离、融合与自...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 同化教育 土著教育 加拿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