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禹伯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子发生器加速器传输系统包络计算机模拟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原子能科学技术》《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腰-腰传输中强流束包络线方程的近似计算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年第2期154-156,共3页陈金根 赵丽华 倪涌舟 曾松伟 朴禹伯 李汝平 
研究了广义导流系数Π <1× 1 0 - 3 时的低能强流束包络方程的近似计算问题 ,在非线性条件下 ,导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和特征长度。使用腰 腰传输公式的包络计算结果与强流束包络方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腰-腰传输 强流速包络线方程 近似计算 广义导流系数 特征长度 发射度 
固体内异常核反应研究进展
《核物理动态》1996年第3期34-36,共3页朴禹伯 王学智 
分析、介绍了固体内异常核反应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多体聚变反应 固体内 异常核反应 冷聚变 
强流离子束传输系统束包络的计算机数值模拟被引量:5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6年第6期555-560,共6页姚泽恩 朴禹伯 苏桐龄 
以强流离子束包络方程为基本模型,提出了微元近似数值计算强流离子束包络的方法。编写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强流束传输系统的程序包含高压型加速器常用的电元件和磁元件。
关键词:强流离子束 包络 计算机模拟 传输系统 
强流中子发生器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3期80-84,共5页王学智 牛占歧 朴禹伯 苏桐龄 
本文概述强流中子发生器近五年内在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的辐射损伤研究,一些核素的活化截面测量、新核素合成和中子生物效应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与这些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条件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强流中子发生器 中子辐射实验 生物效应 
分析束强流中子发生器中子比产额及靶寿命被引量:12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3年第3期193-197,共5页朴禹伯 牛占歧 王学智 苏同龄 陈尚文 姜汴婴 姚泽恩 苟全补 贾文宝 
将在分析束(D_1^-)轰击下,大面积高速旋转靶半寿命、中子比产额等指标与非分析束作了比较。中子比产额从1.1×10^(11)s^(-1)·mA^(-1)提高到1.6×10^(11)s^(-1)·mA^(-1),氚钛靶半寿命提高一个数量级,靶寿期由1mA·h/cm^2提高到6.9 mA·...
关键词:分析束 中子比产额 中子发生器 
3×10^(12)s^(-1)强中子发生器后分析系统调试结果被引量:1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2年第4期90-92,共3页朴禹伯 牛占歧 陈勤 苏桐龄 
一、引言兰州大学强中子发生器于1988年通过部级鉴定,氘离子束达30 mA,中子产额达3×10^(12)s^(-1)。然而,由于它是采用混合离子束,靶寿命只有十几个小时。在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研究中,要求的累计中子注量超过10^(17)cm^(-2)。因此,辐照...
关键词:后分析磁铁 中子产额 强中子发生器 
对空间电荷透镜理论和设计的新探讨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2年第2期29-33,共5页朴禹伯 
在合理的简化的模型下导出空间电荷透镜中磁流体方程,由此证明在空间电荷透镜中能够建立线性径向电场。电场边界条件是重要的,并导出实际的边界电位值。由负电极和磁镜中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初步满足上述要求。
关键词:空间电荷透镜 磁流体 
强中子发生器离子光路设计与调试被引量:2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年第2期45-51,共7页朴禹伯 牛占岐 李公平 
文章介绍了3×10^(12)n/s强中子发生器离子光路设计与调试。在该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空间电荷透镜等,保证了在强流条件下,高效率地传输和聚焦。文章还给出强流情况下,实际的束流分布、传输效率等有...
关键词:强直流束 加速器 空间电荷中和 强中子发生器 
300keV,30mA氘粒子加速器被引量:3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1年第1期7-12,共6页苏桐龄 孙别和 杨保太 朴禹伯 水永清 陈克凡 王学智 杨成 牛占岐 刘延统 潘民生 洪忠悌 陈勤 
这是一台低能强流加速器。调试结果:靶上获得能量300keV,流强30mA的连续氘束流;束斑直径小于2cm。通过(d,T)反应中子产额达到3×10^(12)n/s。该器采用双等离子体离子源,双间隙高梯度加速管,由频率为2.5kHz的可控硅中频逆变器供电的对称...
关键词: 粒子 加速器 中子发生器 
一种由负电极和磁镜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被引量:4
《原子能科学技术》1990年第2期1-6,共6页朴禹伯 李公平 潘民生 牛占歧 杨保太 钱德丰 顾宏坤 
文章叙述了一种由负电极和磁镜组成的空间电荷透镜。它可以高效率地捕获电子,并具有较强的聚焦性能。在强中子发生器调试中,采用这种透镜使D^+束从9mA提高到27mA。
关键词:负电极 磁镜 空间电荷 透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