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山

作品数:4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各民族民族融合畜牧业中国民族文化交流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与变迁被引量:4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25-32,共8页李凤山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厚,历代各民族的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各民族自身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受益于长城带持续不断的经济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感受到它的强烈影响。
关键词:长城带 经济文化 交流 影响 变迁 
论长城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被引量:14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140-152,共13页李凤山 
论长城带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李凤山长城与长城带矗立在中国北方干旱农业区与干旱草原之间的世界人造奇观——万里长城,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构成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长城带 各民族 中国民族关系 各少数民族 民族融合 中心地位 历史过程 长城沿线 畜牧业 《汉书》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述略被引量: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34-39,共6页李凤山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述略李凤山一、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自然形成并延绵不断到目前为止,整个长城带的考古材料已充分证明,这里自从有了人类居住以后就存在着经济文化交流,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某些相似性、它们与龙山文化以及同各个...
关键词:长城带经济 文化经济交流 文化交流 人口流动 移民 贸易 
长城带民族融合的特点被引量:2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55-59,共5页李凤山 
长城带民族融合的特点李凤山一、中国近代民族形成之前,长城带①的民族融合始终是以农业文化形态民族同草原文化形态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为基础迄今,在东起辽东、山东,西到新疆、青藏高原北部,包括黄河流域各省区以及蒙古国南戈壁省...
关键词:民族融合 长城带 各民族 民族征战 匈奴 汉族 文化形态 鲜卑 民族政权 经济文化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