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若

作品数:21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海马脑片痫样放电大鼠海马脑片递质释放神经-肌接头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生理学报》《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神经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神经-肌接头自发性递质释放的研究进展
《生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160-162,共3页敬华娥 杨世若 
神经-肌接头存在三种类型的自发性乙酰胆碱释放:(1)Ca2+敏感的量子式释放,是活性带突触小泡的释放,突触后电位表现为常见的微终板电位;(2)Ca2+不敏感的量子式释放,是活性带外突触小泡的释放,突触后电位表现为较大...
关键词:神经-肌接头 乙酰胆碱 神经递质 释放 
雌酮对蟾蜍神经-肌接头传递的影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26-30,共5页敬华娥 杨世若 吕广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部分资助
在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缝匠肌制备的肌细胞终板进行细胞内记录,研究了雌酮对神经-肌接头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酮(10-4mol/L)加于浸浴液能增加10μg筒箭毒处理组和10mmol/LMgCl2处理组制备的终板电位振...
关键词:雌酮 神经-肌接头 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释放 
L-甲状腺素钠对蟾蜍神经-肌肉传递的突触前影响
《神经科学》1996年第3期130-133,共4页敬华娥 杨世若 吕广能 
在中华亚型大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缝匠肌制备的肌纤维终板,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甲状腺素对神经-肌肉接头胆碱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L-甲状腺素钠(50μmol/L)加入制备的浸浴液中,引起d-筒箭毒处理标本的终极电...
关键词:甲状腺素 神经肌肉接头 突触传递 神经递质释放 
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计算机分析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171-175,共5页黄隆庆 杨世若 罗万敏 
作者以IBM PC-AT微型计算机为基础,建立了分析脑片诱发场电位的计算机系统。在该系统作者设计了385点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并运用高效的快速傅立叶卷积算法,以获得高质量滤波与运算效率。还设计了波形自动测量的峰值判读法及...
关键词:诱发电位 海马 计算机 癫痫 
怎样写基础医学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3年第4期32-35,共4页杨世若 
科学文章内函的科学性突出,因而具有一定的写作特点。本文根据广大基础医学工作者的需要,简要介绍了有关的基本知识,着重叙述了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
关键词:学术论文 写作格式 文献综述 内函 综述性论文 正文部分 写作特点 文献资料 杂志论文 学术交流 
神经-肌接头发育过程中的突触消除与“卡特尔”式竞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3年第4期39-41,共3页敬华娥 杨世若 
大多数脊椎动物在出生后早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肌接头发生突触消除现象,出生时多神经元支配的单根肌纤维发育成成年的单神经元支配的单根肌纤维。看来,这不仅是轴突末梢缩回一部分的先天倾向,更重要的是,多神经元之间为争取成为每一肌...
关键词:先天倾向 突触联系 单神经元 肌纤维发育 生理意义 神经支配 调节运动 细胞分子 活性物质 出生后 
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对爪蟾胚胎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自发释放的作用
《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7期724-729,共6页谢佐平 汤云贵 Ron Stoop 毛健 赵南明 吕广能 杨世若 何湘平 汪海 刘传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培养的爪蟾胚胎神经肌肉细胞的接点上,探测到由于神经末梢自发释放乙酰胆碱(Ach)而在肌细胞上造成的微终板电流(MEPC)活动,灌流10μmol/L谷氨酸后,这种活动的频率和幅度都有明显的增加,去除谷氨酸后,这种效应仍能保持相当长时间,我们...
关键词:谷氨酸 MEPP GABA 胚胎 神经肌肉 
四川红原草炭腐植酸钠对猫大脑皮层电图的影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2年第4期6-8,共3页李玉崑 杨世若 陈宗伟 崔桂华 叶松柏 
在清醒、箭毒化麻痹的猫实验,观察了四川红原草炭腐植酸钠对大脑皮层电图的影响。结果发现,小剂量腹腔(15mg/kg)或静脉(10mg/kg)注入,或较大剂量(30—50mg/kg)腹腔注入,在注入后观察的90min内,均未见皮层电图和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出现明...
关键词:四川红原草炭腐植酸钠 ECOG  
海马长时程突触增强现象及机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2年第4期32-35,共4页耿直 杨世若 
海马长时程突触增强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专一性(Specificity)、协同性(cooperativity)和联合性(associativjty)等特性。它的机制可能与突触后膜去极化、神经递质谷氨酸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Ca^(2+)、蛋白激酶C等有关。
关键词:突触联系 协同性 强直刺激 膜电位 Bliss 去极化电流 NMDA 内嗅区 突触前膜 联合性 
神经—肌肉接头递质释放的反馈控制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2年第4期40-43,共4页敬华娥 杨世若 
筒箭毒类烟碱样胆碱能拮抗剂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后受体,引起强直收缩的最大幅度降低,也阻断接头前受体,导致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减少,结果产生强直衰退和终板电流串的特征性减弱。实验研究证明,这是两种不同机制的效应。由此推断,...
关键词:递质释放 自身受体 强直收缩 终板电位 烟碱样 运动神经末梢 胆碱能拮抗剂 筒箭毒 生理意义 最大幅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