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刚

作品数:51被引量:20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显微结构乌梢蛇三氯杀螨醇水温蝌蚪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动物学报》《四川动物》《四川环境》《中国水产》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林蛙变态发育中舌鳃骨的形态变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122-126,共5页裴跃斌 王宏元 梁刚 
为揭示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变态发育中舌鳃骨的形态变化,采用改良的Toyal骨骼双染色法对Gosner(G)26~46期中国林蛙蝌蚪舌鳃骨进行染色,并观察、比较和采集图像。结果显示,中国林蛙蝌蚪的舌鳃骨由角舌骨、关联骨、鳃下骨板...
关键词:中国林蛙 蝌蚪 舌鳃骨 变态发育 
大鲵的形态性状分析与生长模型构建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81-87,共7页李欣 赵迪鹏 梁刚 高志 卞秋云 
农业部农业技术服务创新项目(农财发[2013]111号)
为了预测大鲵的生长发育与良种选育,对1~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体重和10种形态性状进行了6次测量,并对大鲵的体重与形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构建并筛选出大鲵的生长模型,获得大鲵月龄与形态指标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与大...
关键词:大鲵 形态性状 生长模型 年龄鉴定 
鲜饵不同投饵率对2–5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2016年第3期148-153,共6页李欣 张树明 卞秋云 王震 陈宇珺 梁刚 
农业部2013年农业技术服务创新项目(农财发[2013]111号)资助
为探寻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适宜投饵率,在水温为18–19℃、p H为8.0和溶氧为6.0 mg/L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用鲜饵分别投喂了2、3、4和5龄大鲵各60 d。比较了各实验组体重增加量、全长增加量、饵料系数、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
关键词:大鲵 鲜饵 投饵率 生长 
活饵与鲜饵对3~5龄大鲵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水产》2015年第7期85-88,共4页李欣 孙增民 王明文 江波 陈刚 梁刚 
大鲵养殖作为新兴的特种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本实验分别以活饵与鲜饵鲤鱼苗投喂不同规格3~5龄的商品大鲵比较其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各龄大鲵的体重增加量、全长增加量、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鲜饵组均大于活饵组。
关键词:生长指标 大鲵 鲜饵 活饵 特种水产养殖业 特定生长率 平均增重率 体重增加 
中华大蟾蜍蝌蚪后肢骨的发育及骨化顺序研究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15年第3期345-351,共7页高丽芳 王宏元 梁刚 
本研究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不同发育时期蝌蚪的腰带和后肢骨进行双染色。结果显示,在中华大蟾蜍蝌蚪中,后肢软骨化和骨化顺序都是由近端到远端,但在远端肢体的发育模式则呈轴后支配的特征。中华大蟾蜍蝌蚪Gosner 40期,两侧髂...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蝌蚪 后肢 软骨化 骨化 
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过程中肩带与前肢的发育及骨化次序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15年第3期372-380,共9页杨飞虹 王宏元 梁刚 
本文采用骨骼双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33~46期蝌蚪的肩带及前肢骨的发育和骨化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肩带从36期开始出现,39期通过肌肉与荐前椎Ⅱ、Ⅲ连接,在45期胸骨出现,肩带各结构的出现和骨...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蝌蚪 肩带 前肢 骨化 
水温与雌二醇对中国大鲵幼体生长与肝的影响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4年第3期376-383,共8页龚旭东 田英芳 梁刚 
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No.2012-2-21)
为探讨水温与外源17β-雌二醇(E2)暴露对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幼体生长的影响,设置了3个水温、2个E2暴露浓度与3个暴露时间交互处理共18组,并在3个水温下设置了3个对照组,每组幼鲵20尾,分别在出膜143、182、248天称量...
关键词:大鲵幼体 水温 17Β-雌二醇 生长  
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过程中脊椎骨化次序被引量:3
《动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87-93,共7页桑洲娴 王宏元 王秋梦 梁刚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SJ08C101);陕西师范大学勤助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o.QZZD12073)
两栖动物在幼体变态即由水栖到陆栖的环境转变中,骨骼系统会发生重塑。本文采用茜素红和阿利新蓝的双染色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变态过程中(Gosner 38-46)脊椎骨的发育进程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显...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蝌蚪 脊椎 骨化 
趣味教学法在高师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8期65-66,88,共3页唐超智 李莉 贾盼盼 宿俊杰 梁刚 
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豫教高[2009]452号)
基于高师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现状和笔者的教学体会,本文分析了趣味教学法对提高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探讨了趣味教学法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师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 趣味教学法 
繁殖前期中国大鲵雄性成体的冲凉行为及其意义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3年第4期529-533,共5页徐文刚 王中乾 梁刚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7C114);2012年度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No.2012-2-21)
为揭示和探讨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繁殖前期的冲凉行为及其意义,在仿生态养殖环境条件下,采用定时定点观察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雄性成鲵的冲凉行为过程及姿势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分析了冲凉行为与年龄、求偶行为、繁殖成功率之间...
关键词:中国大鲵 繁殖前期 冲凉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