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波

作品数:32被引量:48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利用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岷江上游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开发与市场》《山地学报》《遥感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图书情报工作》2024年第12期70-76,共7页周成效 许咏丽 江晓波 沈东婧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能力建设专项课题“数字化科研信息素养培训与服务”(项目编号:E2291108);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能力建设专项子课题“上海中心研究所科技创新学科情报服务”(项目编号:E319I11081)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实验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是当代科技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但目前对于如何有效结合两者,发挥其协同效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探索基于实验探究能力导向的信息素养培训模式,能够为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 培训服务 实验探究能力 
动能转换视角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质增效案例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图书情报工作》2022年第6期43-50,共8页沈东婧 李莎 姚远 周成效 许咏丽 江晓波 顾燕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质量效益’视域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动力及常态化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BTQ005)研究成果之一。
[目的/意义]以动能转换基本内涵为依循,初步厘清新常态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提质增效内在逻辑,分析总结在非常态(新常态叠加新冠疫情)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供给的实践案例,形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可复制、可适用多种应用场景的新服务模...
关键词:动能转换 信息服务创新 提质增效 用户新需求 服务新供给 精准服务 
基于GIS的重庆生态安全时空动态分析被引量:7
《人民长江》2011年第15期81-85,共5页蒋尊梅 江晓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解译与数据库建库"(07A1500501)
为了分析重庆市的生态安全变化情况,基于生态足迹原理与方法,引用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在GIS技术的支撑下,对重庆直辖市2000~2009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9年间,重庆市生态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渝东南翼及渝东北翼山区生...
关键词:生态安全 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GIS 重庆市 
基于生态足迹的岷江上游土地资源利用评价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8期200-203,共4页蒋尊梅 江晓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解译与数据库建库"(07A1500501)
为给区域内生态农业发展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及相关模型,对岷江上游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岷江上游人均生态足迹为1.955 3 hm2,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3.332 4 hm2,生态...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足迹 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4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102-108,共7页张云红 王道杰 江晓波 计伟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KZCX2-XB2-02-03-02);中科院西部之光"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项目(No.2006BAC01A11)
基于遥感和G1S技术支持下,详细研究了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其1986-2000年的动态变化对生态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林地、草地、耕地是岷江上游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这近15年间,林地面积减少,草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经济林地和旱地增...
关键词:岷江上游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 生态效益 
湖南省山区范围划分初探被引量:3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第1期59-62,77,共5页计伟 江晓波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08);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前沿项目"数字山地原型研究"
山地和山区范围的界定是山区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山地战略实施的基础。该文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的支持下,选取高程、道路密度、林草地比例、耕地比例、人口密度和GDP 6个因子,通过构建基于栅格单元的边缘生长模型,计算非山地...
关键词:湖南 山区 山地 数字山地 地理信息系统 数理统计 
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被引量:9
《山地学报》2009年第5期579-584,共6页杨德伟 张云红 王道杰 江晓波 陈国阶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KZCX2-XB2-02-03-02);中科院西部之光"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No.2006BAC01A11)资助~~
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率、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率、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度系数和信息熵等指标,分析了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986~2000年间,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类型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均匀化,呈现与牧草地、耕...
关键词:土地利用 驱动力 生态效应 时空分异 岷江上游 
山地科学信息化与数字山地进展
《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9年第4期1-11,共11页江晓波 计伟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08);前沿项目"数字山地原型研究"资助
人类对山地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山地信息形态经历了数据-信息-知识-数据的变化,而信息的属性也经历了从客观信息-主观信息-客观信息的变化,山地的空间认知正是在这种信息转变过程中完成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山地信息...
关键词:山地 信息 数字山地 平台 E-SCIENCE e-GeoScience 
量化中国山区范围——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20
《山地学报》2009年第1期24-32,共9页江晓波 曾鸿程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5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08);所前沿项目"数字山地原型研究"资助~~
山区范围较之山地范围更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山区在空间分布上更为连续和完整。在计算中国山地范围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中的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选择人口、土地利用、GDP、道路等社会经济...
关键词:山区 山地 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统计分析 四川 数字山地 
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49
《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第3期112-115,120,共5页李斌 董锁成 江晓波 李泽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62);西南科技大学项目(SK043106)
若尔盖湿地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直接威胁该地区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已有研究和野外考察获得的数据资料分析,若尔盖湿地草原的退化、沙化在于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双...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退化 沙化 驱动因素 人类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