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春芳

作品数:15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叙事话语沈从文小说小品散文叙事话语分析佚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评论》《名作欣赏(上旬)》《党政干部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沈从文创作中“四小姐”张充和的隐现问题
《雨花》2017年第12期52-56,共5页裴春芳 
2015年6月17日,'季充'张充和女士于美国逝去,近十多年来流传于中国当代文化和文学场域中的一个民国复现式的'传奇'——'合肥张家四姐妹'的风雅故事,也就此戛然而止,令许多人为之扼腕叹息。虽然,其流风余韵还会随着时间的流转,与中国内...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张充和 白玉兰花 青岛游记 
《论语》半月刊与“幽默性灵小品文”的流脉、格调及意蕴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1期46-59,共14页裴春芳 
林语堂系的《论语》半月刊,倡导"幽默文体",将《语丝》周刊含蕴的"幽默/诙谐"、"性灵"、"闲适"等元素加以抽绎提升,扩大为小品散文的一种文体特征,在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对垒之局逐渐酿成之际,表达其不同于左右双方的、相对超脱的文...
关键词:《论语》半月刊 “论语派” “幽默性灵小品文” 
小品文的路向:“幽默性灵派小品文”还是“杂感文派小品文”被引量:2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88-95,共8页裴春芳 
《论语》的创刊及幽默性灵派小品文的兴起,标志着晚明性灵派小品的通俗化、消费化,对主张抗日"高调"的"载道派"进行着反拨。鲁迅先生提出"小品文的危机和生机"的命题,对所谓"幽默性灵体小品文"发出尖锐的质疑,揭示其"风雅"背后的麻醉意...
关键词:风雅 幽默性灵派小品文 杂感文派小品文 
乡土想象:当代中国的经验及可能——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三人谈
《党政干部学刊》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裴春芳 颜水生 唐伟 
电影《百鸟朝凤》引起热议,是乡愁情结、电影艺术、资本市场三者竞相角力的结果。在学界,由此引发的则是百年乡土想象与写作如何可持续的话题。在城镇化/城市化继续高歌猛进、中国当代农村持续空心和萎缩的现实面前,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
关键词:百鸟朝凤 乡土想象 当代中国 危机 
“隐士派”还是“酝酿者”:论小品散文初期的分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1期146-165,共20页裴春芳 
1927年前后,五四新文学群体呈现"隐士派"、"战士派"、"策士派"的分裂,即:晚明式复古、普罗大众式求新及英美式自由主义。"小品散文"内部,所谓"性灵小品"、"闲适小品"或"幽默小品"获得广泛生存空间,"隐士派"和"策士派"不时进行合作;"战士...
关键词:小品文 杂感文 周作人 现代散文 
质朴刚健或渊雅精深:抗战区“小品散文”的分流
《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35-43,共9页裴春芳 
抗战区的小品散文,因政治和社会版图的分化,而得分裂性的空间化呈现。其核心问题是文体和趣味的"雅"、"俗"之分,以及其形式背后所涵容的形态各异的"人性"精神内涵:延安"风景谈"系列小品散文,具有质朴刚健的风格;重庆和昆明等地的部分"...
关键词:小品散文 质朴刚健 战区 分流 抗战初期 文艺大众化 精神内涵 “人性” 
美文·美术文概念的兴起被引量: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9-130,共12页裴春芳 
晚清至"五四"时期,新旧文人对"美文"或"美术文"观念有着不同阐释,晚清以来"美文观"和"新文体"两种相互矛盾的文学资源,被纳入"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内部,以"美文"和"实用文"对立的面貌出现。其中,梁启超、周氏兄弟、刘师培、谢无量、陈独...
关键词:美文 美术文 belles-lettres LITERATURE 
“五秩自寿诗”与“人间世”论战——小品文论争的白热化被引量:5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3期67-82,共16页裴春芳 
一、隐士派文人的自显幽怀:“五秩自寿诗”的流布及唱和 1930年代小品散文风靡一时的状况,与《论语》和《自由谈》上盛行的“小品散文”的两种形式——“杂感文小品文”及“性灵幽默小品文”,逐渐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随着小品文...
关键词:幽默小品文 文论 论战  《自由谈》 《人间世》 30年代 小品散文 
关于张充和先生的生日、假名及其他——答商金林先生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年第10期84-87,共4页裴春芳 
2008年元宵节前后,我在国家图书馆旧报刊阅览室,偶然发现了沈从文先生发表在香港《大风》杂志上的两篇文章,其中包括《沈从文全集》未曾收录的《摘星录》一文,及已被收入《沈从文全集》,却被改名为《新摘星录》与《摘星录》的《梦...
关键词:《摘星录》 生日 假名 2008年 报刊阅览室 国家图书馆 沈从文 《大风》 
且容蛰伏待风雷——从常风的两篇佚文谈起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年第1期128-129,共2页裴春芳 
“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致使中国爆发了全面抗战。山河破碎,大批新旧文人学者纷纷在日本人占领北平前后选择抛别故园,仓皇南渡。“南渡”者,何时“北返”实属未知。流寓昆明的陈寅恪先生诗中有“读史早知今日事”,“家亡...
关键词:“卢沟桥事变” 佚文 全面抗战 陈寅恪 日本人 南渡 北平 诗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