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想象

作品数:47被引量:6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利玲张鸿声陈桐刘梦梦汪翠萍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安徽大学吉首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南方文坛》《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外诗歌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时代中国乡土题材电影的美学建构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74-81,共8页周仲谋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乡村振兴与新时代西部乡土影像的转型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3BC049。
表现乡村生活,关注乡土社会,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传统之一。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淳朴、诗意的乡土想象,到左翼电影中调、衰败的“废园”呈现,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激奋昂扬的乡土革命与乡村建设风貌,到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乡土题材 新时期以来 乡土想象 中国电影创作 乡村建设 左翼电影 美学建构 乡土社会 
从“自焚”到“自救”:《文城》的版图拓展与想象建构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吕珺 
《文城》中具有线索意味的远行近似于一种具有悲情色彩的世俗朝圣,三个不同朝圣主体因始发动力的错位而导致命运脉络的错过。以海盐为核心的浙东回忆作为被余华内化的心理地标,通过沉入历史地表的方式再次复现,生发出异变新质,并因此导...
关键词:《文城》 余华 世俗朝圣 乡土想象 
李睿珺电影中的乡土想象与表达
《数码影像时代》2024年第7期0112-0114,共3页李敏 
百年变局中的民心之向——评《家山》中乡土想象与历史叙事的诗学重构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198-205,共8页谭桂林 
《家山》通过对民国时期沙湾这个湖南山村的风俗世情的描写,展示了乡土中国走向现代的转型历史。小说对百年变局的普通民众实干精神的礼赞,对百年变局中积跬步以成千里的变革成就的描叙,对大变局中民心所向的观察与揭示,无不显示出作者...
关键词:《家山》 百年变局 乡土想象 历史叙事 
抒情·启蒙·乡土想象:中国第五代导演早期艺术观——以电影《黄土地》为中心
《电影评介》2023年第5期60-64,共5页郭昆仑 
处于中国电影发展新时期的第五代导演创作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模态。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第五代导演创作的勃发期,伴随着《一个和八个》(1984)、《黄土地》(1985)、《黑炮事件》(1986)、《红高粱》(1987)等国产优秀影片纷纷上映,引发了社会...
关键词:《黄土地》 第五代导演 《红高粱》 陈凯歌 第五代电影 电影语言 文本改编 影像表达 
从“乡土想象”到“海水变蓝”:贾樟柯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被引量:2
《北京文化创意》2022年第1期13-19,共7页韩贵东 
从“故乡三部曲”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的电影创作总在一种群体性的代际伦理关怀中,表现自身作为“返乡者”的自我意志与省思可能。这层基于历史与现实、肉身沉痛与诗性想象、文学陈述与影像生成的二元对立情绪表达中,呈现了...
关键词:贾樟柯 叙事伦理 故乡三部曲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论新世纪乡土小说的生态意识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21年第2期142-146,共5页房广莹 
过去的半个世纪,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生态层面关照乡土书写,能够凸显乡土的原初性、精神性和自然性。文化寻根一直是乡土想象的重要内涵,城市化进程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让人面临着更为显见的失根危机。作家们较...
关键词:文化寻根 乡土书写 乡土想象 生态意识 精神与肉体 新世纪乡土小说 人与自然 原初性 
贾平凹的“西部世界”——《极花》中的乡土想象
《昭通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6-81,共6页魏梦茹 
长篇小说《极花》展示了一个西北偏远村落的生存状态与风土人情,农村人文与地理的全景书写、标记式的乡土写作以及乡土中国的温情与伦理一同搭织起贾平凹的西部世界,从中也可以窥视作家本人对农村的态度与立场。妇女被拐的现实问题是叙...
关键词:贾平凹 《极花》 乡土想象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乡土想象的三种形态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37-142,共6页张晓明 陈吉德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电影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1978~2018)”(19YSA002)。
银幕上的乡土形象是电影人的文化想象,依据“三画”呈现的多寡,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乡土想象可以被划分为“客观叙述下的乡村生活”“乡愁观照下的心灵家园”“诗意剥离后的生死场”三种形态,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分野也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词:中国电影 乡土想象 乡村生活 心灵家园 生死场 
荒诞现实主义:21世纪乡土喜剧的银幕抒写被引量:3
《电影评介》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李宁 
中国电影有着绵延深厚的乡土想象传统。在百余年影像链条中,"农村是一个永远的景观,农民是一个写不尽的形象……如果对中国电影史作一个纵向考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真正标示社会文化转型特征的几乎都是农村题材作品"[1]。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 社会文化转型 农村题材 乡土想象 荒诞现实主义 21世纪 纵向考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