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可怡

作品数:5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地域《倾城之恋》姑娘居住场所五四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现代中文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戴望舒致艾田蒲的一封信——兼论抗日战争时期马尔罗的小说翻译
《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4期104-112,共9页邝可怡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资助计划成果之一,计划编号:14601720。
一、严酷而正统的共产主义者:戴望舒1976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比较文学学者艾田蒲(Réne Etiemble,1909—2002)在他的著作《我信奉毛泽东思想的四十年》里提及戴望舒,形容他为“西方化并同情共产主义的诗人”(le poète occidentaliste e...
关键词:戴望舒 比较文学学者 小说翻译 马尔罗 抗日战争时期 著名汉学家 艾田蒲 一封信 
战争语境下现代主义的反思──保尔·穆杭《六日之夜》的四种中文翻译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10期128-139,共12页邝可怡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RGC 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计划成果之一,计划编号447411
法国现代主义作家保尔·穆杭一直被视为中、日两国新感觉派的重要精神来源,历来学者多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接受研究以至平行研究的方法,建构了“穆杭与新感觉派”在现代中文文学里的基本研究框架。本文试就既定论述框架,提出若干...
关键词:保尔·穆杭《六日之夜》翻译 现代主义 
两种先锋性理念的并置与矛盾——论《新文艺》杂志的文艺倾向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12年第1期41-56,共16页邝可怡 
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RGC 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计划成果之一;计划编号447411
上海《新文艺》杂志从创刊至停刊,横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前后时期。跟"左联"成立相近的历史背景下,《新文艺》既驻足于世界文艺思潮的尖端,亦回应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变化。本文以处于边缘位置的《新文艺》为考察对象,循杂志探索艺...
关键词:《新文艺》 先锋 艺术先锋性 政治先锋性 现代性 
1985年《上海文学》的文学评论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95-101,共7页邝可怡 
《上海文学》是中国大陆新时期的重要文艺刊物之一,其特点正在于文艺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双向发展。1985年被评论者称为"方法年",强调"理论方法热"的现象。此时《上海文学》正经历杂志本身的"改革"时期,文学杂志的经营模式以及编辑方向都...
关键词:《上海文学》 新时期 文学批评 理论移植 
上海跟香港的“对立”——读《时代姑娘》、《倾城之恋》和《香港情与爱》被引量: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236-259,共24页邝可怡 
本文就叶灵凤《时代姑娘》、张爱玲《倾城之恋》和王安忆《香港情与爱》三篇小说,探讨以下若干问题:第一,小说中城市地域和居住场所的转移,在女性人物探索情感的历程上有何具体意义?第二,小说描写女主人公离家以后的命运发展,怎样对鲁...
关键词:《倾城之恋》 香港 上海 姑娘 “五四”文学 城市地域 文化形象 居住场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