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娟

作品数:22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律失常血压变异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心电图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实用医学杂志》《心电与循环》《中国医师杂志》《现代实用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浙江省小儿窦性心率正常参考值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
《心电与循环》2023年第4期354-357,共4页徐海燕 刘星 成玉娣 郭勇娟 兰华仙 张建明 吴彩云 黄玥 叶科星 
目的 探讨浙江省不同年龄段小儿窦性心率正常参考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省7个有代表性地区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或三甲综合性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的6 321名健康小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小儿静息状态下心率数据。根据...
关键词:小儿 窦性心律 静息心率 参考值 多中心研究 
肺小结节的健康管理问题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年第3期388-391,共4页虞松平 黄童 王骥 杨柳 郭勇娟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ZH032);高端质谱技术和临床应用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zyk2207);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610339)。
目的探讨良恶性肺小结节的危险因素,提高肺小结节健康管理水平。方法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手术切除的肺小结节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良、恶性2组间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查找小结节管理中的不足。结果1062例...
关键词:多发性肺结节 健康促进 危险因素 随访研究 精准医学 
肺结节良恶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现代实用医学》2022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虞松平 黄童 王骥 杨柳 郭勇娟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0ZH032);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9A610339)。
目的 通过对肺结节临床资料、随访时间、影像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肺癌的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病理确诊的1967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良恶性两组...
关键词:肺结节 危险因素 随访时间 
直立倾斜试验诱发晕厥与血管迷走性晕厥再发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9年第6期518-523,共6页郭勇娟 郑双 曾天泽 储慧民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惠民项目(2016C51011)。
目的分析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诱发晕厥与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患者晕厥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HUTT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且诊断为VVS的214例门诊或住院患者,按HUT...
关键词:晕厥 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直立倾斜试验 
直立倾斜试验中诱发晕厥发作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分型中的意义
《心电与循环》2019年第5期404-407,453,共5页郭勇娟 曾天泽 郑双 岑璐薇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中诱发晕厥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分型中的意义。方法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214例VVS患者按有无发生晕厥分为晕厥组(96例)和无晕厥组(118例),分析两组间及晕厥组内直立倾斜试验时的血压、心率、心律失常、意识丧失和...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和心电图表现(二)--心电图表现、电生理机制和临床诊断要点被引量:3
《心电与循环》2016年第2期130-136,共7页郭勇娟 葛海燕 李忠杰 
1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和发生机制 1.1 Q-TC间期延长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Q-TC间期是动作电位复极期的外向离子流(主要为钾电流Iks、Ikr )减少和(或)内向离子流(钠、钙电流)增加,从而导致A PD延长。其机制可能与...
关键词:超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电生理基础 电生理机制 临床诊断 Q-TC间期延长 细胞 动作电位复极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和心电图表现(一)——心肌细胞电生理基础被引量:1
《心电与循环》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郭勇娟 李忠杰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阻塞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因心肌缺血发生在很早期,其所引起的心电图变化十分微小且不典型,因此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的识别也变得十分不易。时间就是心肌,体表心电图其简便...
关键词:超急性期心肌梗死 心电图表现 电生理基础 心肌细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阻塞 心电图变化 
心律失常的昼夜节律与生物钟研究进展被引量:1
《心电与循环》2015年第6期475-477,487,共4页林瑞 童茂清 郭勇娟 陈晓敏 
宁波市自然基金项目(2014A610269)
生物体组织器官的活动呈现24h的周期性振荡称作昼夜节律.在分子水平,昼夜节律通过高度保守的转录水平反馈环路进行调控,整合时钟输入信号.中枢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时相受外界刺激影响的因子称为授时因子,与外界环境同步化,控制下游钟基因表...
关键词:心律失常事件 生物钟机制 昼夜节律 昼夜变化规律 授时因子 基因表达 生理信号 心血管系统 
间隔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和无创定位诊断被引量:1
《心电与循环》2015年第6期478-482,490,共6页郭勇娟 李忠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常由折返机制所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能明确诊断、分型及定位,则其治愈率达98%以上.临床上大约30%的旁路位于间隔部位,但是由于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旁路接近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左右后...
关键词:后间隔旁路 定位诊断 电生理特点 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快速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系统 间隔房室旁路 
体检人群V_3~V_6导联间隔q波临床特征再分析被引量: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7期748-750,共3页郭勇娟 丁凌云 李冬波 吴斌 
宁波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基金资助(No:2012C92017)
目的:归纳总结常规体检人群V3、V4导联间隔q波和V4-V6导联间隔q波递增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muse心电网络系统的数据库分析7 801例体检人群的常规心电图12SL原始数据,统计V3、V4导联间隔q波和V4-V6导联间隔...
关键词:V3-V6导联 间隔q波 临床特征 体检人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