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

作品数:59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学清代四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全球史评论》《历史教学(下半月)》《中国史研究动态》《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四库全书》到“四库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67-68,共2页陈晓华 
《四库全书》的纂修,因为有乾隆对四库的“古今数千年,宇宙数万里,其间所有之书虽夥,都不出四库之目”的阐释,以及用四库合以全书为它钦定下的书名,注定了它世世的热闹。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置反对修书的声音不顾,下旨征书,揭开了...
关键词:《四库全书》 征书 四库学 文治武功 第二年 四库修书 思想一统 乾隆 
论《隋书·经籍志》对四库体系的贡献被引量: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3期72-78,共7页陈晓华 
《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按照经史子集名称顺序排列的正史艺文志,正式确立了四库体系。《隋书·经籍志》对四库体系的贡献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经史子集顺序的确立开四库体系先河,二是集以往目录学之大成而为四库体系的表率,三是...
关键词:《隋书·经籍志》 四库体系 贡献 
纂修《四库全书》大事年表
《四库学》2023年第1期127-182,2,共57页陈晓华 
论四库记忆遗产学
《四库学》2022年第2期3-21,F0002,193,共21页陈晓华 
四库学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厘清四库学研究对象、范畴、分支学科、流变等,但至今这些领域是一片空白,笔者对此已有思考,今仅就其中的分支学科四库记忆遗产学进行梳理。本文从概述四库学研究对象及其分支学科开始,就四库记忆遗产学...
关键词:四库学 分支学科 四库记忆遗产学 记忆遗产 
《四库全书》与中华文化传承
《四库学》2021年第1期29-52,280,2,共26页陈晓华 
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是对18世纪及其以前中国的文化一次全面整理与总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传承了中华文化。本文即从《四库全书》与中华记忆;《四库全书》以丛书形式荟萃典籍于四库体系,记忆下中国学术学科体系...
关键词:《四库全书》 中华文化 传承 
卢文弨、戴震校勘《大戴礼记》考论被引量: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06-111,共6页陈晓华 侯晓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0216210020052)。
清代学者卢文弨、戴震校勘《大戴礼记》的成果最先由卢见曾刻入《雅雨堂丛书》之中。而雅雨堂本《大戴礼记》实有乾隆二十三年戊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两种刻本,后世多误之为一。戊寅本以卢文弨校注为主,并融合了惠栋、戴震的校勘成果;...
关键词:卢文弨 戴震 《大戴礼记》 校勘 乾嘉考据学 
四库总裁乾隆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20年第10期5-14,共10页陈晓华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中的不少人和事.都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作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的他,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大都熟悉清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但是.清代后妃的生活境况到底是什么样的?本期的特别...
关键词:《四库全书》 生活境况 乾隆皇帝 经济和文化 封建王朝 
关于《四库全书》与“四库学”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3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34-39,共6页陈晓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9ZD22)的阶段性成果。
《四库全书》以其基本上囊括中国18世纪及以前要籍,记忆中国18世纪及以前文化,传承之功莫大焉。对它的研究,自其成书以来,就后先相继,成果丰盛,成就斐然。到20世纪80年代,因台湾地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则有“四库学”概念的提出及...
关键词:《四库全书》 四库学 成就斐然 文渊阁 台湾地区 世界记忆遗产 内涵与外延 若干思考 
关于四库学的再思考被引量:1
《四库学》2020年第1期3-23,2,共22页陈晓华 
有关《四库全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已有"四库学"概念的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四库学"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得以明确,并有所增益。最近,还有学者提出对《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倡议。这一倡议推动了"四库学"的发展,也引发了...
关键词:《四库全书》 四库学 四库文化 
高安本《大戴礼记》考论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1期4-10,共7页陈晓华 
康熙年间,高安朱轼所刊《大戴礼记》是清代《大戴礼记》的最早刻本,也是被研治者长期忽略的本子。该本是依据南宋韩元吉刻本《大戴礼记》校刊而成,后人谓其出自明代袁氏本抑或程氏本,都无显据,只是推测而已。高安本《大戴礼记》经朱轼...
关键词:朱轼 高安本 大戴礼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