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卫华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吸积盘黑洞磁场黑洞物理引力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天文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琴计划简介被引量:2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1-19,共19页罗俊 艾凌皓 艾艳丽 安子聪 白伟钢 白彦峥 包佳慧 曹斌 常文博 陈琛 陈厚源 崔凯 单莹 丁延卫 段会宗 范会敏 范磊 范纹彤 范霄 冯文凡 付新菊 付瑜亮 高晨光 郜青 高添泉 高鑫 高永新 龚云贵 谷德峰 辜凌云 郭兴 韩西达 何芸 胡一鸣 胡越新 胡展 黄顺佳 黄祥青 黄潇博 纪沐婕 蒋贇 焦磊 靳鸿鸣 康小明 匡双阳 雷卫华 李程远 李洪银 李珏 李康康 李萌 李明 黎明 李涛 李霄栋 李语强 李祝 李竹溪 黎樽彪 练军想 梁正程 林伟 凌晨 刘辉 刘佳恒 刘建平 刘力 刘祺 刘尚飞 刘胜前 刘帅 刘旭辉 刘雁冲 刘源 龙江 龙军 陆璐 罗成健 骆颖欣 马波 梅健伟 孟云鹤 明珉 牛翔 潘加键 庞爱平 彭慧生 屈少波 区子维 任亮亮 申荣锋 沈岩 石常富 宋佳凝 宋培义 索晓晨 谭柏轩 谭定银 檀庄斌 涂良成 王成 王铖锐 王凤彬 王海天 王继河 王凌风 王尚胜 王泰卜 汪旭东 王炎 汪洋 汪一萍 王智钊 魏东东 文明轩 吴庆文 吴勤勤 吴书朝 吴先霖 夏冰 夏旭 肖青 肖小圆 谢宁 徐家豪 颜浩 闫勇 杨铖 杨诚鋆 杨涓 杨列 杨山清 叶伯兵 叶贤基 叶小容 尹航 于达仁 袁慧敏 曾明 张才士 张德轩 张建东 张静怡 张锦绣 张居正 张开 张蜡宝 张立华 张涛 张鑫 张鑫2 张雪峰 赵宏超 赵玥 赵泽伟 周鸿博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2019B030302001)。
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左右发射并部署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卫星星座,构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天琴将对10^(-4)~1 Hz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为人类描绘一幅更全面的宇宙图景。在本文中,我们对天琴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天琴...
关键词:天琴计划 空间引力波探测 引力波 
大质量双黑洞并合及其探测被引量: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20-30,共11页胡一鸣 吴庆文 雷卫华 王炎 汪洋 艾艳丽 申荣锋 邹远川 刘尚飞 林伟鹏 范霄 冯文凡 王海天 梅健伟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2019B03030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931203,11703098)。
观测表明在正常星系和活动星系核中一般存在一个百万到数十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大量的恒星级质量黑洞。同时,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证据也初露端倪。在宇宙形成后的几亿年内,观测发现一些超大质量黑洞就达到了百亿个太阳质量,这些...
关键词:星系 超大质量黑洞 双黑洞 引力波 
恒星级双黑洞旋近及其探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41-52,共12页谭柏轩 区子维 刘帅 雷卫华 胡一鸣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重大项目(2019B03030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7100041030015),
在经历恒星演化后,大质量恒星最终会形成中子星或黑洞等致密星。此外,宇宙早期的局部密度涨落也可能形成恒星级原初黑洞。从宇宙诞生至今,这些恒星级黑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形成双星,包括协同演化模型和动力学相互作用模型。在地面引力...
关键词:黑洞 引力波 恒星 
星系中心大质量黑洞及潮汐瓦解恒星事件被引量:1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年第3期22-34,共13页刘柱 袁为民 孙惠 李硕 刘富坤 陈弦 陆由俊 王挺贵 雷卫华 钟诗言 袁峰 王俊峰 黎卓 李立新 范一中 周宏岩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A15052100);北京大学"985工程"建设项目"星团环境对双黑洞形成演化过程的干扰及其对引力波探测的影响"资助
黑洞潮汐瓦解恒星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TDE)是星系中心黑洞瓦解进入其潮汐瓦解半径内的恒星并吸积恒星碎片物质而产生的一种剧烈辐射耀发现象.TDE的能谱和光变特征中蕴含了中心黑洞和被瓦解的恒星的信息,为我们证实和普查宁静...
关键词:大质量黑洞 潮汐瓦解恒星 吸积 喷流 星际介质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结合天文学的教学尝试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1期72-73,282,共3页雷卫华 
天文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穿插天文学知识,不仅能够借助这种优势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国内高校普遍缺乏天文学专业的背景下,也有利于天文学知识的普及。本文通过几个应用实例,...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物理 天文学 教学 
黑洞双星高频准周期振荡3∶2∶1频率比的理想模型(英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叶永春 黄昌印 雷卫华 汪定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3005)
在Blandford-Znajek(BZ)过程和非轴对称磁场的磁耦合(MC)过程共存模型的基础上解释了黑洞双星XTE J1550-564令人困惑的高频准周期振荡(HFQPO)的3∶2∶1频率比.结果表明:高频准周期振荡中的两个频率可以用MC过程导致的两个旋转热斑来拟合...
关键词:吸积 吸积盘 黑洞物理 X射线双星 磁场 不稳定性 振荡 
黑洞吸积盘中磁场的放大及黑洞双星的谱态转变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61-64,共4页张磊 雷卫华 汪定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3005;10847127)
详细讨论了吸积盘中的磁场放大过程-dynamo(发电机)机制,并利用dynamo机制拟合黑洞双星谱态转变的时标.在磁场没有被放大之前,经典薄盘对应的谱态是热态,当大尺度磁场形成之后,经典薄盘演化为磁化吸积盘,其对应的谱态演化为陡幂律(SPL)态.
关键词:黑洞 吸积盘 磁场 态转变 
磁场从黑洞吸积盘提取能量的解析模型(英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汪定雄 叶永春 雷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173004,10373006和10121503)
提出了一种磁场提取黑洞吸积盘能量的解析模型,其中涉及到3种能量机制:(1)Blandford-Znajek(BZ)与连接黑洞与天体物理负载的开放磁力线有关,(2)磁耦合(MC)过程与连接黑洞与盘负载的闭合磁力线有关,(3)DL过程与连接吸积盘与天体物理负载...
关键词:黑洞物理 吸积盘 磁场 
磁化黑洞吸积盘的演化及放能效率被引量:2
《天文学报》2002年第2期178-188,共11页肖看 汪定雄 雷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10173004)
采用等效电路模型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磁场对黑洞的旋转能量和角动量的提取机制: Blandford—Znajek(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在研究磁化吸积盘中心黑洞自转参量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详细比较了纯吸积过程、BZ过程和磁耦合过程对黑洞吸积盘...
关键词:磁化黑洞吸积盘 放能效率 等效电路模型 黑洞物理 磁场 吸积盘 星系 
磁化黑洞吸积盘的统一模型及其放能效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肖看 汪定雄 雷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10 1730 0 4)
阐述了一种包括三种放能机制在内的磁化黑洞吸积盘的统一模型 .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中导出满足Maxwell方程的磁耦合映射关系 ,在黑洞基本演化方程的基础上得出描述黑洞演化状态的特征函数 ,分析了黑洞自转参量演化的平衡点及特征 .讨论了...
关键词:统一模型 放能效率 放能机制 黑洞视界 磁耦合过程 广义相对论 旋转能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