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宇

作品数:14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赤潮遥感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遥感技术与应用》《高技术通讯》《厦门科技》《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潮遥感进展与算法研究被引量:18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年第6期434-440,共7页顾德宇 许德伟 陈海颖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2001605资助完成。
回顾了国内外赤潮遥感研究概况,介绍赤潮遥感的生物物理化学依据,并总结利用卫星光学遥感数据反演赤潮信息的算法研究成果。
关键词:遥感 赤潮 算法 
藻类和悬浮物的光谱识别研究被引量:3
《高技术通讯》2000年第7期68-71,共4页李继刚 王世忠 高志 蒋燕飞 顾德宇 
863计划资助项目!(8638180101)
针对藻类和悬浮物浓度测量仪 ,利用纯种藻和混合藻种的光谱数据 ,通过分析研究 。
关键词:浮游生物 赤潮 辨别 悬浮物 藻类 海洋生物 
藻种和悬浮物光谱辨别算法研究被引量:4
《海洋技术》2000年第2期1-6,共6页李继刚 王世忠 顾德宇 
863 -8 18的资助
海洋浮游生物和悬浮泥沙对光都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反应 ,通过纯种藻试验和悬浮泥沙试验可以得到相应的交流谱线 ,以及浓度与特征参数的关系 ,本文提出一种辨别算法 ,并进行了相关的推理。
关键词:赤潮 悬浮物 浮游生物 藻种 光谱辨别算法 
Sea WiFS探测1997年闽南赤潮模型研究被引量:12
《台湾海峡》2000年第1期70-73,T002,共5页孙强 杨燕明 顾德宇 滕骏华 陈巧云 陈世敢 
在 1 997年秋季厦门附近海域微囊藻赤潮水体现场反射光谱测量的基础上 ,根据对SeaWiFS可见光范围内各波段离水辐射率变化的分析 ,提出 3、4、5波段离水辐射率差值 (Lw5 +Lw3- 2Lw4) >C模型 ,用它计算了 1 997年 1 1月和1 2月赤潮和非赤...
关键词:SEAWIFS 微囊藻 赤潮 模型 海洋污染 
红树林遥感智能分类方法研究被引量:18
《台湾海峡》1997年第3期331-338,共8页滕骏华 刘宇 顾德宇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94-27号
利用GIS信息中的红树林地域分布规律作向导,充分利用红树林区的光谱信息进行红树林植被信息提取。在对比研究常规的红树林图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红树林植被信息遥感监测的智能分类方法。即通过GIS中的DEM模型获取红树林分...
关键词:红树林 遥感 智能分类 
厦门筑堤围海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4
《厦门科技》1996年第6期31-32,共2页黄宗国 顾德宇 陈泽夏 
厦门筑堤围海的回顾与思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黄宗国,顾德宇,陈泽夏厦门岛位于福建南部沿海,面积约128km2,周围海域面积约650km2。厦门岛东面海域开阔,与金门岛隔水相望;西面是厦门西港和面临大陆,西港目前为...
关键词:厦门 筑堤围海 回顾 思考 海洋资源开发 
大亚湾沉积物间隙水的无机磷硅氮营养盐化学被引量:29
《海洋学报》1995年第5期73-80,共8页顾德宇 汤荣坤 余群 
1988~1989年对大亚湾14个站的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的溶解性磷酸根、硅酸根、氨氮和硝酸根+亚硝酸根进行了3次调查研究.它们在间隙水及上覆水中的浓度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变化:除个别情况外,间隙水中的营养盐浓度...
关键词:大亚湾 间隙水 营养盐 沉积物 磷酸根 硅酸根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营养盐时空变化与水文及生物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
《热带海洋》1992年第1期96-100,共5页顾德宇 陈连志 郭水伙 
本文报道了1984年5月至1985年2月台湾海峡西部海域(22°19′—27°25′N,116°30′—121°E)活性硅酸盐、磷酸盐和三氮总含量的平面、断面、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及其与沿岸径流和海峡中不同水系的消长、上升流、浮游植物的关系,以及各营...
关键词:营养盐 时空变化 上升流 台湾海峡 
一个还原性沉积物的间隙水化学特征被引量:1
《海洋学报》1989年第2期170-175,共6页顾德宇 N.依里凯宁 H.特雷夫里 
用箱式采样器采集了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奥·伽利河口的沉积物柱状样,分析了间隙水的氯度、pH、Eh、5项植物营养盐、碱度、硫酸根、硫离子和锰。Eh小于零,硝酸根在整个沉积物中被耗尽,硫酸根在9cm处耗尽,硫离子浓度较高,说明整个沉积...
关键词:沉积物 间隙水 化学成分 河口 
福建九龙江口河海水混合特征被引量:26
《台湾海峡》1986年第1期10-17,共8页王伟强 黄尚高 顾德宇 宋金珠 
河口区河海水混合特征的研究,对环保、海运、港工及农田水利建设,对河口区水文、化学、生物、渔业及悬浮体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洋学家毛汉礼在六十年代初就对杭州湾和长江口的河海水混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应秩甫、...
关键词:分层系数 海水混合 似层状结构 九龙江口 平面分布 丰水期 河口区 潮时 福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