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良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发文主题:卫星返回式卫星捕获空间非合作目标锁紧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卫星与网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导航与控制》《宇航计测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航天器在轨延寿服务发展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3
《航天器工程》2022年第4期98-107,共10页高振良 孙小凡 刘育强 刘华伟 谭春林 
航天器延寿服务主要针对寿命末期的在轨航天器,通过采取接管延寿、推进剂在轨加注、故障在轨维修等方式,延长航天器在轨服役时间,进一步提升其在轨应用效能,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文章在对航天器延寿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调研了近年来...
关键词:航天器 延寿服务 接管控制 在轨加注 在轨维修 
航天器变构型模块化可维修技术被引量: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68-76,共9页刘育强 赵阳 谭春林 高振良 王文龙 
现有可维修航天器为实现可维修能力代价大,且技术发展途径不清晰,难以推广应用。本文在对国外可维修航天器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从可维修体系架构、可更换功能模块体系和即插即用接口体系3方面,提出了一种可维修航天器的通用设计方法...
关键词:航天器 在轨服务 可维修 体系架构 模块化 即插即用 
面向电磁发射的多场耦合仿真分析方法被引量: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20年第6期561-569,共9页周东强 严艺 杨易 高振良 刘奕鑫 
针对电磁发射中高速运动的电枢与导轨间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及时间状态量连续传递问题,采用时间步进耦合算法构建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框架,基于瞬态电磁分析、热传导与有限元方法开发出适用于轨道电磁发射的电磁、热、力多物理场瞬态耦合数值...
关键词:轨道电磁发射 多场耦合 有限元方法 程序开发 瞬态电磁分析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载荷数据存储系统设计与验证被引量:3
《航天器工程》2018年第5期72-77,共6页梁中坚 高振良 胡萍 李渝昕 薛小龙 丁琳 
国家重大航天工程
针对X射线科学数据全天时、种类多、数据率变化大、更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研制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数据存储系统(DSS),用于实现对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数据的接收、处理、记录、存储以及回放。文章在给出了数据存储系统功...
关键词: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数据存储系统 固态存储器 软件注错试验 辐照试验 单粒子翻转 
星载铷原子钟频率特性星地测量技术研究被引量:1
《宇航计测技术》2017年第4期66-70,75,共6页姜东升 吴乐群 王颖 高振良 
阐述了借助地面测控站对星载铷钟进行监测,以实现铷钟在轨运行频率特性的四种测量方法:单向时差比对法、双向时差比对法、利用GPS系统时间比对法和激光时差比对法,并对这四种方法的测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育种卫星搭载国产铷钟的...
关键词:铷钟 时间比对 频率稳定度 
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
《导航与控制》2015年第6期93-100,49,共9页邢艳军 高振良 李仲夏 
针对基于磁强计测量的微小卫星,提出了基于串并联混合策略的轨道姿态耦合确定方法。滤波初期,考虑到估计误差较大,采用先地磁场大小测量的轨道确定、后地磁场矢量测量的姿态确定的串联策略;稳定后,采用基于矢量测量的轨道、姿态同步确...
关键词:微小卫星 磁强计 轨道与姿态 耦合确定 鲁棒滤波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应用与展望被引量:1
《卫星与网络》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高振良 张正峰 赵会光 唐伯昶 
返回式卫星是我国卫星工程领域主要的卫星系列之一,在空间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历程和以往所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情况,分析了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并进而提出了新型返回式卫星的...
关键词:空间科学实验 返回式卫星 展望 应用 中国 卫星系列 卫星工程 实验活动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应用与展望
《卫星应用》2010年第6期7-10,共4页高振良 张正峰 赵会光 唐伯昶 
返回式卫星是我国卫星工程领域主要的卫星系列之一,在空间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简要的回顾了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展历程和以往所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情况,分析了返回式卫星的空间科学实验需求,并进而提出了新型返回式...
关键词:空间科学实验 返回式卫星 展望 应用 中国 卫星系列 卫星工程 实验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