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伦友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杂交稻白叶枯病选育杂交水稻高抗白叶枯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稻米》《中国种业》《江苏农业科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超级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6380的选育被引量:7
《杂交水稻》2007年第6期22-23,共2页丁伦友 张利辉 凌兆凤 杨俊涛 
新两优6380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核不育系03S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组合高产稳产,在2004—2006年江苏和国家中籼区试中,产量均居参试组合第1位,比对照极显著增产...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 新两优6380 高产 优质 选育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新两优6380
《中国种业》2007年第11期76-76,共1页凌兆凤 丁伦友 张利辉 
新两优6380是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的广亲和强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不育系03S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4-2006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品种预试、区试与生产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籼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光温敏不育系 南京农业大学 生产试验 长江中下游 江苏省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粤优206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06年第2期20-20,共1页王学明 张堂树 丁伦友 
本文总结了粤优206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粤优206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高抗白叶枯病系列杂交稻的选育被引量:12
《杂交水稻》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丁伦友 
利用携有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 -7的DV85作原始抗源 ,先与台中本地 1号 (TN1 )杂交 ,育成携有Xa -7基因的中间衍生抗源TD ,再用TD作母本与明恢 6 3进行杂交 ,杂交后代中选择目标个体与明恢 6 3持续多代回交 ,经测交、筛选 ,相继育成携有...
关键词: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抗性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1996年第1期6-8,共3页肖英方 邱光 顾正远 陈海新 问才干 丁伦友 
通过对褐稻虱苗期抗性测定,杂交稻新组合抗优80对褐稻虱表现抗性,抗性级别为1.0级,对褐稻虱存活率、取食量、种群建立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田间系统调查,抗优80上的虫量仅为感性品种汕优63上的1/7~1/20。因此,在褐稻虱中等或偏重发生年...
关键词:水稻 杂交水稻 抗优80 褐稻虱 害虫 抗性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南农糯2号
《江苏农业科学》1994年第1期26-27,共2页丁伦友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南农糯2号丁伦友(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210014)南农糯2号(原名南农4011)系我校承担国家“七五”水稻育种攻关研究育成的又一个水稻新品种。近几年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多点试...
关键词:糯稻 品种 高产 优质 南农糯2号 
杂交稻恢复系白叶枯病(Xath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抗性改良研究被引量: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1-5,共5页周毓珍 陆作楣 吕兴泉 丁伦友 孙荣才 
利用携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5,Xa-7的抗源 DV_(85)衍生而来、但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的 TD-1、TD-2为抗病供体亲本,与对白叶枯病感染的杂交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杂交,在对目标性状——抗白叶枯病持性的强烈选择压下,与轮回亲本回交2次。然...
关键词: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性 育种 
南农籼2号的选育
《江苏农业科学》1991年第1期16-18,共3页丁伦友 朱立宏 周傲南 万建民 谢重庆 陆志强 沙学延 
南农籼2号是我组通过杂交育成的中籼稻新品种。自1985年育成以来,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高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目前正在各地迅速推广。 一、选育经过及江苏省区试情况 南农籼2号原名南农3005,系1981年...
关键词:灿稻 南农灿2号 选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