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霞

作品数:15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密点麻蜥两性异形繁殖期主成分分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动物》《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滇蛙(Nidirana pleuraden)的鸣叫节律及不同群鸣期鸣声特征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3期954-961,共8页万丽霞 顾朝松 陈佳妮 周峰 
甘肃太子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项目资助。
雄蛙鸣声传递招揽、警告、攻击、炫耀、求偶、种间识别等信息,对其繁殖起重要作用。2023年5—7月,收集了昆明呈贡区滇蛙(Nidirana pleuraden)的204个清晰鸣声片段和21天昼夜鸣声数据。结果表明:6月滇蛙的日鸣声数量显著高于5月和7月;鸣...
关键词:滇蛙 鸣声特征 日节律 群鸣期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孵化期行为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89-95,共7页万丽霞 贾阳阳 杨巨才 色拥军 罗宏德 
甘肃肃北县鸟类调查项目(5002-2005)。
2019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的孵化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孵化期,雌性的主要行为是坐巢,在巢率为88.13±1.28%,每天离巢1.51±0.08次,每次离巢时长为55.82±4.00 min,每天翻卵4.73±0.43...
关键词:斑头雁 孵卵行为 日节律 青藏高原 
甘肃盐池湾斑头雁繁殖期觅食地选择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6期102-104,145,共4页罗宏德 万丽霞 马映荣 贾阳阳 樊花荣 
生态环境部甘肃肃北县鸟类监测项目(2018NNU62)。
2019年4—6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定点观察法和样方法对斑头雁繁殖期觅食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64个觅食利用样方和60个对照样方的8个生态因子。结果表明,斑头雁繁殖期倾向于在草甸、河岸和浅水沼泽泥滩中觅食,对盐...
关键词:斑头雁 样方法 繁殖期 觅食地 主成分分析 
甘肃盐池湾斑头雁巢址选择被引量:4
《动物学杂志》2020年第3期277-288,共12页罗宏德 万丽霞 马映荣 杨巨才 色拥军 贾阳阳 
甘肃肃北县鸟类调查项目(No.5002-2005)。
2019年4至6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和样方法研究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Anser indicus)巢址选择。研究期间共发现斑头雁巢332个,斑头雁在繁殖期有3种营巢生境,即浅水沼泽、湖心小岛以及山崖,其巢址类型有草垛巢、地面巢和山崖裸岩...
关键词:斑头雁 巢址选择 样方调查 主成分分析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斑头雁繁殖期食性分析被引量: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6期166-171,共6页马映荣 万丽霞 罗宏德 贾阳阳 
生态环境部甘肃肃北县鸟类监测项目(2018NNU62)资助。
2019年4月至6月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德尔基和小德尔基湿地斑头雁繁殖点进行食性调查,分别在觅食地采集参照植物和繁殖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粪便进行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斑头雁在繁殖期内主要取食11科19种植物,莎草科植物...
关键词:斑头雁 繁殖期 食性 粪便显微分析 盐池湾 
荒漠麻蜥的两性异形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8期167-172,共6页李海娇 张海军 万丽霞 
测量了73只成体荒漠麻蜥的头体长、尾长、头长、头宽、头高、最大腹宽、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9个形态特征,并对荒漠麻蜥环体中段鳞、第9-10环尾鳞、股孔及股孔相隔鳞片的数量进行计数。结果表明荒漠麻蜥雌性与雄性的头体长、环体中段鳞...
关键词:荒漠麻蜥 两性异形 性选择 自然选择 生育力选择 
甘肃密点麻蜥三个地理种群的两性异形研究被引量:6
《四川动物》2018年第2期139-148,共10页万丽霞 张海军 李海娇 
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项目
通过测量和比较采自甘肃省兰州市、张掖市和民勤县3个地区的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成体样本的8个形态学量度指标,分析密点麻蜥雌雄间的两性差异和异速生长。结果表明,密点麻蜥兰州种群和张掖种群体长的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民...
关键词:密点麻蜥 两性异形 地理种群 甘肃地区 
密点麻蜥与荒漠麻蜥间渐渗杂交的形态证据被引量:4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77-83,共7页万丽霞 张海军 黄棨通 李海娇 
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专项基金
为了明确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与荒漠麻蜥(Eremias przewalskii)2个物种间的基因渐渗问题,基于形态学研究方法,对采自10个样点的麻蜥样本进行形态鉴定,再进行样本形态可量性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密...
关键词:密点麻蜥 荒漠麻蜥 杂交个体 形态差异 渐渗杂交 
关于密点麻蜥与荒漠麻蜥遗传距离小而形态学差异大的思考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6年第4期14-16,共3页窦静莉 万丽霞 李宏伟 瞿丹 
密点麻蜥和荒漠麻蜥亲缘关系很近,且遗传距离非常小,然而在形态学上密点麻蜥又与荒漠麻蜥截然不同。从微观角度阐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mtDNA基因渗透或者不完全谱系分拣。为物种间基因渗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物种进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密点麻蜥 荒漠麻蜥 基因渗透 不完全谱系分拣 
甘肃鸟类一新纪录种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90-91,108,共3页程晓 万丽霞 李宏伟 第五军 宁应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55);甘肃省生态学和生物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2012年7月在甘肃徽县嘉陵采集到1只受伤的鸟,经鉴定为隼形目、鹰科、鹰亚科、鹰属的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 Horsfield,1821)的雄性个体,属甘肃省鸟类新纪录种.
关键词:赤腹鹰 甘肃鸟类新纪录 形态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