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声特征

作品数:34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同亮李亚微朱弼成汪继超李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Entomotaxonomia》《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林业科技》《Current Zoology》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类动物鸣声特征数据集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24年第10期179-184,共6页毛锐锐 沈拓 李慧 田琳楚 谭海蓉 卢李荣 吴小刚 范宗骥 伍国仪 李杰 吴勇 朱弼成 肖治术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E31OP0123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2023IOZ0104);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兽类网运行经费。
鸣叫是无尾两栖类动物种间和种内通讯的重要方式。鸣声特征分析是利用生物声学技术进行蛙类行为学研究和物种多样性监测的基础,对了解物种分类、繁殖、分布和进化至关重要。我们于2024年6月收集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附近区域1...
关键词: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无尾两栖类 生物声学 波形图 频谱图 
利用生物声学指标评估暗针叶林鸣禽围攻事件中的鸣声特征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王江月 田佳 周正暘 马晓昀 龙玉 王戎疆 李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3A2019)资助。
利用鸣声播放实验,并结合自动录音技术,综合使用多种声学指数,探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鸣禽在围攻事件中鸣声的声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021年夏季,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冷云杉暗针叶林中分别播放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
关键词:自动录音技术 声学指数 鸟类围攻行为 鸣声播放实验 森林鸣禽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褐鹛属鸟类的鸣声特征及种间比较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5期669-686,共18页李悦 邓梦先 冯莹莹 范仕祥 付满 陈少莲 罗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60612,32060118)。
在雀形目鸟类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中,鸣声有重要作用。褐鹛属(Fulvetta)是近年从雀鹛类(Alcippe)独立的属,其鸣声特征及种间差异尚缺乏定量研究。我们于2016至2022年在野外录制了该属7种463只个体的鸣声,包括棕头雀鹛(F.ruficapilla,n=64...
关键词:褐鹛属 鸟类鸣声 鸣声特征 系统发育 
城市化噪音对棕脸鹟莺鸣声的影响
《宜宾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95-98,108,共5页徐康宁 李树然 赵成 徐国池 曾杨妹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16202101045)。
为了探究城市化噪音对高频鸟类鸣声的影响,以棕脸鹟莺(Abroscopus a lb ogularis)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城市区域和自然环境区域棕脸鹟莺鸣声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种群的单次鸣唱时长显著高于自然环境种群,最高频率和频率带宽也明显增...
关键词:城市化 噪音 高频鸟类 鸣声特征 
雄性凹耳蛙不同合唱期鸣声特征的变化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期107-111,共5页董浩 柯子怡 武亚涛 苗珺琪 张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230,31640073)。
声音通讯在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的繁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雄性凹耳蛙个体处于不同性选择压力下会采取不同的发声策略,然而相关研究仍缺乏。本实验采用个体标记法,基于2021年3-5月的野外实验,对雄性凹耳蛙个体(n=12)处于合唱高潮...
关键词:凹耳蛙 合唱期 声音特征 非线性 性选择 
中国43种蛙类鸣声特征数据集被引量:3
《生物多样性》2023年第1期175-178,共4页邓可 汪小萍 朱弼成 赵龙辉 杨悦 蔡炎林 孙晓倩 王同亮 崔建国 
两栖爬行动物行为学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22JDTD0026);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HNSF-OP-202002)。
无尾两栖动物的鸣声通常具有物种特异性,了解其鸣声特征信息,是利用生物声学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及物种监测的前提。本文汇总、整理了2012–2020年间利用高保真录音设备在野外记录的43种(隶属于7科26属)无尾两栖动物的鸣声数据,以及相应...
关键词: 蟾蜍 时域特征 频域特征 波形图 语图 
《动物学杂志》2019年 第54卷 总目次
《动物学杂志》2019年第6期I0001-I0011,共11页本刊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 鸣声特征 繁殖期 《动物学杂志》 卫星跟踪 分布新记录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研究简报 
沼水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被引量:2
《动物学杂志》2019年第5期659-667,共9页贾乐乐 王同亮 翟晓飞 汪继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No.20184000530)
鸣叫对无尾两栖类动物的生存与繁殖起重要作用。蛙类的鸣叫行为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2016年8和9月,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了57只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的鸣声并对其鸣声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悬挂录音笔...
关键词:沼水蛙 鸣声特征 日节律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海陆蛙繁殖期鸣声特征和鸣叫节律
《生态学杂志》2019年第7期2120-2125,共6页王同亮 贾乐乐 翟晓飞 汪继超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811658001)资助
声音是动物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分析鸣声特征有利于理解蛙类的信息传递。受环境选择压力的影响,蛙类鸣叫行为节律具有物种差异性。为研究栖息在咸水-半咸水生境中的海陆蛙(Fejervarya cancrivora)的鸣声特征及鸣叫节律,2017年6—10...
关键词:海陆蛙 鸣声特征 日节律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雄性西藏蟾蜍的鸣声特征及听觉敏感性
《动物学杂志》2019年第3期321-326,共6页蔡炎林 杨悦 赵龙辉 唐业忠 崔建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77246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No.201227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No.2016XBZG_XBQNXZ_A1_003);康定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与评估项目(No.2016HB2096001006)
西藏蟾蜍(Bufo tibetanus)主要生活在海拔2 400~4 300 m的高海拔地区,本研究分析了这一高原两栖物种雄性个体的鸣声特征和听觉敏感性。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记录西藏蟾蜍的广告鸣声,使用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测听觉敏感性。采...
关键词:鸣声特征 听觉脑干反应 匹配过滤假说 西藏蟾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