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薇

作品数:80被引量:56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磁共振成像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X线计算机磁共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华放射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李婷婷 汪振佳 李璐 孙雨蒙 于薇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22047)。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颈动脉斑块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及新进展
《磁共振成像》2024年第4期214-218,共5页李璐 胥海洋 孙雨蒙 李婷婷 于薇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22047)。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发现狭窄并识别易损斑块可以显著改善疗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斑块的形成、发展、破裂有着密切关系。利用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动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评估脑血管侧支循环中的研究进展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4年第3期320-323,共4页胥海洋 孙雨蒙 李璐 于薇 
脑血管疾病指的是因多种脑血管问题导致的脑部损伤,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动静脉畸形等。此外,颅内动脉炎是导致年轻女性出现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1]。一旦发生脑血管疾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很大损害,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甚至...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脑血管侧支循环 
颈动脉钙化斑块影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磁共振成像》2023年第1期172-177,共6页孙雨蒙 杨萌 胥海洋 汪振佳 于薇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222047);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基金(编号:Z-2014-07-2101)。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重要原因,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两...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 钙化斑块 斑块稳定性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钙化影像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颈动脉血管超声 高分辨率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影像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6期678-683,共6页杨萌 郭衍秋 孙雨蒙 胥海洋 汪振佳 潘丽丽 于薇 
目的:分析大动脉炎(TA)患者脑梗死的特征,并探讨T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安贞医院128例确诊TA的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无脑梗死组(96例)。比较...
关键词:大动脉炎 脑梗死 脑缺血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脂质分析及影响术后再狭窄机制初探被引量:1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22年第1期44-48,共5页汪川 张帆 李平 岳新伟 于薇 罗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033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斑块的脂质成分,并探讨其影响内膜剥脱术(coronary endarterectomy,CE)中、长期疗效的机制。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北京安贞医院冠状动脉外科术前合并高脂血症病史的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diffuse cor...
关键词:4α-羟基胆固醇 细胞色素P4503A4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核磁共振冠状动脉斑块显像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与DSA的对照研究被引量:7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年第11期1817-1822,共6页汪振佳 于薇 樊昭阳 刘文 卢迷 郑铁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编号:17L2019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82046)
目的评估3D颅颈联合黑血管壁成像技术(3D T 1-SPACE)对颈动脉闭塞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怀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3D T 1-SPACE图像和DSA图像。对3D T 1-SPACE图像进行评分。分别在3D T 1-SPACE和DSA图像中评价病变程度。以...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 磁共振成像 
国人基于MRI颈动脉狭窄预警易损斑块的效能研究被引量:12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年第10期736-739,744,共5页董莉 于薇 王振常 王艳阳 陆东旭 赵轶轲 张兆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33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联合创新基金(17L20194)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易损斑块的相关性,判断其识别易损斑块的能力。资料与方法66例患者行双侧颈动脉MRI检查,包括常规增强血管造影和高分辨斑块MRI。测量管腔狭窄程度,定性分析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血管狭窄...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颈部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术前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年第8期661-667,共7页汪振佳 樊昭阳 刘文 卢迷 郑铁晋 寇镭 王硕 于薇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17L2019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2046).
目的探讨基于T1WI三维变动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3D T1w-SPACE)序列的颈部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术前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狭窄(单侧或双侧...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斑块 管壁成像 磁共振成像 
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年第3期284-289,共6页汪振佳 樊昭阳 刘文 于薇 
目的:评估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3D T1-SPACE)技术对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3D T1-SPACE图像和DSA图像。对3D T1-SPACE图像进行评分,并在3D T1-SPACE和DSA图像中测量病变狭窄程度。评价...
关键词:基底动脉狭窄 3D快速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