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松菊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雷电颂》雷电隐喻对比隐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建设》《大观周刊》《青春岁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雷电颂》中“雷电”的作用
《语文建设》2013年第02Z期54-55,共2页伍松菊 
《雷电颂》是伟大的历史剧《屈原》中的第五幕第二场,是经典文学作品之一。风雨雷电等都是常见自然现象,作者却为何以"雷电"为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简要阐释"雷电"的作用。
关键词:《雷电颂》 雷电 作用 
“虎”的中英隐喻对比
《大观周刊》2012年第42期16-17,共2页伍松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也呈现在语言之中。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语言的隐喻不仅体现为语言本身的不同.更反映出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本文试图通过“虎”的中英隐喻对比,揭示其产生不同差异的原因,进而更好地理解中英...
关键词: 隐喻 对比 
浅析“方”的意义演变
《青春岁月》2012年第21期313-313,312,共2页伍松菊 
"方"是一个高频字,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话语里。而"方"的本义却与现今的意义有天壤之别。本文从先秦"方"的意义入手,呈现其意义的发展演变,结合社会历史因素,试图厘清其意义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意义变化 社会历史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