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

作品数:1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以人为本马克思劳动青年马克思公民社会公民道德建设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工作日制度思想研究综述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冯华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工作日制度思想的研究成果,其次论述了马克思8小时工作日制度的思想,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先后经历了为争取它而开展宣传、进行运动到立法执行的跨世纪的演进过程,再次归纳了我国各地区相关媒体发表的...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工作日制度 
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之思--兼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两个问题
《探索》2012年第3期186-190,共5页贺祥林 冯华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则有一个如何准确地阐明与把握马克...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前提之思 后果之思 微观反思 
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刍议被引量: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67-170,199,共5页冯华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078)
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的具体内容包括:减少劳动者所引起的节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力本身带来的劳动时间节约以及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节约。归根到底,马克思活劳动耗费节约理论的实质是一切节约都可以还原为劳动时间的节...
关键词:马克思 活劳动耗费节约 劳动时间节约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经济运动 
探讨“以人为本”的四种思维方法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贺祥林 冯华 
运用多维度的思维方法探讨"以人为本"的命题,有助于全面深刻把握其思想内容。第一,探讨"以人为本"应注意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这一唯物辩证方法 ;第二,探讨"以人为本"应注意运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第三,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以人为本 思维方法 
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6-40,共5页冯华 
本文以马克思节约理论入思,梳理其深刻丰富的内涵,通过研究其具体内容,进而阐明它对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的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 节约 循环经济 意义 
马克思生产资料节约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探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569-573,共5页冯华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9078)
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思想是发展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利用和减少废物是发展循环经济两种途径的思想。马克思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产层次,第二个层次是科学技术层次,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劳动大循...
关键词:马克思 生产资料节约 发展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关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节约理论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32-39,共8页冯华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的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具体内容,即是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节约和活劳动耗费节约的理论及其实质。其中,生产资料的节约包括劳动对象的节约、劳动资料的节约和非生产费用的节约;活劳动耗费节约包括减少劳动者引起的节约、...
关键词:马克思 活劳动耗费节约 劳动时间节约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的理论与定位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冯华 
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所蕴含的要求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要求做到劳动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划的分配;对个人而言也要求节约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普遍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人类社会各经济形...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时间节约规律 内容 要求 作用 表现 定位 
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形成简析
《理论月刊》2010年第12期17-19,共3页冯华 
劳动时间节约理论是马克思全部节约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对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马克思劳动时间节约理论的重要性入手,简单综述目...
关键词:马克思 劳动时间节约理论 内涵 形成 
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再认识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25-28,14,共5页冯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重新审视马克思关于社会与集体的论断,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赋予集体主义新的内涵并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更好的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 社会 集体 集体精神 集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