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芳

作品数:16被引量:7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化旅游文艺作品产业融合旅游产品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人文地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旅游:美丽家园的重塑与再造被引量:18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79-87,共9页明庆忠 刘宏芳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41361037);云南哲社基地重点项目"云南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JD2014ZD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BAJ07B02)
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区域。建设美丽中国及美丽家园的难点、重点、亮点均在乡村。大规模城镇化跃进态势下,出现了城镇包围乡村及乡村建设困境,美丽家园有待重塑与再造。乡村美丽家园应是以人为本的活化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
关键词:乡村旅游 美丽家园 人的再乡村化 重塑与再造 美丽中国 
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8
《旅游研究》2016年第3期44-51,共8页刘宏芳 明庆忠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41361037);云南哲社基地重点项目"云南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JD2014ZD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BAJ07B02)
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融合是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的动力既源自区域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共同目标,也源自新形势新局面下的新要求。在综合考虑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空间因素、文化因素的基础上,...
关键词:旅游与城镇建设 产业融合 动力机制 联动发展 
旅游思想汇——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被引量:1
《旅游研究》2016年第2期12-14,共3页明庆忠 刘宏芳 段晨 
中国已进入了全民休闲时代、旅游生活化的时代,与新型城镇化一起成为中国近年来区域社会经济的引擎和动力。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54.77%。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把满足城市居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诉求作为根本出发点,重视...
关键词:城镇建设 旅游产品 区域社会经济 解析 公共服务体系 休闲时代 人口比重 城市居民 
新媒体与游客凝视的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0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1-43,共13页周晓琴 明庆忠 刘宏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
旅游业的发展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作用和影响。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媒体发展速度和影响力远超传统媒体,其对旅游发展有着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新媒体与"游客凝视"实质上是表现为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 游客凝视 互动机制 微信 应对策略 
山岳旅游地文化内涵的景观呈现设计手法探讨——以麻城龟峰山寿养文化为例被引量:4
《旅游研究》2015年第3期82-87,共6页周晓琴 明庆忠 刘宏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云南省旅游产业研究基地重点项目(JD2014ZD10)
有效地将文化内涵予以呈现是山岳旅游地转型升级、寻求差异化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分析麻城龟峰山发展现状尤其是文化内涵呈现存在的遮蔽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景观设计的相关理念来探讨其寿养文化内涵的呈现。并提出从营造寿养...
关键词:景观设计 山岳旅游地 文化内涵 寿养文化 龟峰山 
文艺作品隐性构建地方旅游形象的机理分析被引量:6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刘宏芳 明庆忠 王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7)
文艺作品与地方和旅游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影响地方旅游形象生成的文艺作品有静态和动态两类,并兼具自在性与中立立场、地域指向性、可传播性及可读性。文艺作品促进地方旅游形象的构建是一个从地方走向大众的流程,构建机理主要体现在大...
关键词:文艺作品 构建 地方旅游形象 机理 
旅游地景与地方的关联机理初探——基于空间与文化的交汇视角被引量:6
《人文地理》2014年第5期134-141,共8页刘宏芳 明庆忠 鲁芬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07B0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361037);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
对landscape旅游景观的判读传统由来已久。文章对landscape同源异形的景观与地景两种译法进行了比较,区分了旅游景观与旅游地景的异同,并将旅游地景分为"成为的"旅游地景、"再造的"旅游地景和"创造的"旅游地景。选用地景主要是考虑对其...
关键词:旅游地景 地方 关联 空间 文化 
佤族牛崇拜文化的层间关系及文化生态分析被引量:2
《学术探索》2014年第7期129-132,共4页鲁芬 明庆忠 刘宏芳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13J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7)
牛崇拜是佤族文化的突出代表和标志,文章围绕人地关系分析了佤族牛崇拜文化盛行的地理原因;从文化系统出发,运用人文地理学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剖析了佤族牛崇拜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具体表现;运用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自然地理环境与...
关键词:佤族 牛崇拜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 层次结构 
生态地理学发展历程及在中国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3
《地球科学期刊(中英文版)》2014年第2期118-124,共7页鲁芬 明庆忠 刘宏芳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6103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13BAJ078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J094)资助.
生态地理学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经历了原始萌芽阶段、融合应用阶段和学科体系探索及实践阶段。中国生态地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研究方向主要有几个方面: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对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生态地理学 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系统 人类生态系统 
论文艺作品对区域旅游形象的隐性构建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刘宏芳 明庆忠 王丹彤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13BAJ07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山区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耦合及关联机制研究"(编号:41361037);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基于地方性的旅游景观开发与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旅游形象的研究焦点多集中于对区域旅游形象的官方策划和实务分析。文艺作品作为区域形象生成的一种基底要素,蕴含的丰富意象为区域旅游形象的隐性构建打下了基础,但鲜见对其相关性的专门研究。影响区域旅游形象生成的文艺作品可...
关键词:文艺作品 意象 区域旅游形象 隐性构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