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阳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苏军苏德战争战争初期反坦克炮兵作战飞机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军事历史》《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试论库尔斯克会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8-23,共6页刘志明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争军事上的根本转折。这次会战是在巩固东线的战略主动权和配合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库尔斯克会战"与"堡垒"战役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是,不能用否定"堡垒"战役的眼光和方法来...
关键词:库尔斯克会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位 
试论朱可夫库尔斯克会战预先防御思想的成因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刘志明 
朱可夫库尔斯克会战战略指导思想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历史渊源主要表现为受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影响,战略方针、战略计划和战略指导相互矛盾;其现实原因是苏军中、下级指挥员的军事素养不及德军,在会战中不能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关键词: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 预先防御 依据 
论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的本质特征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4-17,共4页刘志明 
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土地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国内革命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防御这种作战方式本身包含了被动和主动两种因素,否认积极防御战略固有的被动性,会导致战略、战役理论产生...
关键词: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 被动性 积极性 人民性 实践性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探讨被引量:1
《军事历史》2006年第12期46-52,共7页刘志明 
历时近4年的苏德战争以苏军占领柏林而告结束,时间是1945年5月2日,距今整整61个年头。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但因参战各大国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有着本质差別,导致历史文献形成不同流派的各种观点。政治家的著作用大量篇幅...
关键词:迫击炮 苏德战争 苏军 火炮 战争初期 作战飞机 反坦克炮兵 军队 前苏联 集团军群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原因质疑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21-27,共7页刘志明 
苏德战争初期 ,由于战前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原因 ,苏军在兵力兵器大于德军的情况下遭到重大失利。苏联没有从这些方面进行总结 ,而把苏军的重大失利归结为双方兵力悬殊。这种观点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掩盖了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真正...
关键词:苏德战争 战争初期 苏联 失利原因 军队编制 装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