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波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画秋色以书入画必然性理论渊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美术教育》《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文化月刊》《美术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明波作品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5年第2期I0004-I0005,共2页刘明波 
刘明波作品
《中国书画》2023年第5期135-135,共1页刘明波 
《中国书画》作为陪伴大家许久的老朋友,带领我们借此纸上烟云,品画论诗、赏印弄墨的同时,又感应着学术前沿的脉动,思想碰撞的磁场。书画之盛如腋集成裘、沙聚为塔,蕴含的是文化,是精神,也是气质。有追求、有品位、有格调,是不少业内人...
关键词:绢本设色 函关 明波 学术前沿 思想碰撞 
刘明波作品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2023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刘明波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登
《中国美术教育》2022年第4期81-96,共16页林强 孙夕恺 吴磊 杨春波 聂劲权 孔聪 刘翔鹏 王一村 邱丽君 陈金梅 刘明波 刘青砚 孟祥军 高佳 厉国军 赵爽萍 岳海涛 李晓娣 李萍 刘斐 秦德梅 姚朋魁 赵少俨 高峻 刘璐 蒋乐志 焦伟 葛丹 周臻 艾翔 曹建东 暴学伟 王海燕 李晓光 李荣智 涂少辉 盛岩 靳永 苏利 吴国平 刘飞 陈本全 邢益波 刘冉 姚理 王悦绪 徐晓伟 孟哲 赵杰 沈德奇 
画谱研究在中国画教学与实践中的意义被引量:1
《美术》2019年第10期134-135,共2页刘明波 
一中国画谱体系真正的建立,始于宋代,历经元、明、清等多个时代画家、学者的增补与丰富,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备性、自主性与独立审美标准的中国绘画体系,它既是特殊的传承与教学体系,同时又是实践出新的体系。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 教学实践 意义 绘画体系 审美标准 教学体系 五十年代 20世纪 
《烟翠三秋色》
《文化月刊》2019年第4期160-160,共1页刘明波 
《烟翠三秋色》
《文化月刊》2019年第3期134-134,共1页刘明波 
碑派书风在赵之谦绘画中的表现被引量:2
《艺术百家》2017年第4期225-226,共2页刘明波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书画兼善的艺术家,在赵之谦的绘画作品中,书画印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他的艺术实践为书画艺术之间的融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赵之谦碑派书风的形成,不仅使得碑派书法技法体系进一步完善,而且对其碑派书风入画的形成起...
关键词:赵之谦 碑派书风 绘画风格 用笔 章法与布局 用墨与用色 
赵孟頫“以书入画”的理论渊源与提出的必然性被引量:6
《艺术百家》2016年第5期220-222,共3页刘明波 
提倡复古、"以书入画"和师法自然是赵孟頫的主要绘画思想。赵孟頫提出"以书入画"并非偶然,赵孟頫早年便对前人关于书画同源、书画同体的论述有所涉猎,自身更是书法绘画俱为一流的兼擅者,因此由赵孟頫首次提出该理论也具有必然性。"以书...
关键词:中国画论 赵孟頫 以书入画 理论渊源 书画同源 
从树石法看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化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刘明波 
山水画对树木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对树木程式化的分类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树木品种有着不同的内在结构和造型方式,这些方式是笔墨对树木不同的“原生状态”所做的归纳与梳理。
关键词:艺术形态 自然形态 中国山水画 内在结构 原生状态 树木 程式化 笔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